請輸入【春聯對聯橫批】關鍵字:
學淺自知能事少
禮疏常覺慢人多
見落花飛絮莫愁春老色褪
仰翠竹蒼松當效節亮風高
虛心成大器
勁節見奇才
紅梅耐寒霜
明珠不染塵
為人莫戀歡娛歡娛即是煩惱
處世休辭勞苦勞苦乃得安康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小疑必問大事必聞才算學生
陶行知題曉莊學校
知之為知未容妄作
止其所止何敢奢求
靜思天下事
多讀古人書
廣交三教九流人
遍讀四書五經書
文為人表
禮是身基
笑則喜顏回
忍而寬子路
墨香益智須常磨
忠言逆耳宜多聽
凡事皆須苦後得
一心從來恆而成
精神萬古
氣節千秋
有容德乃大
無私心自安
淑身涉世
謹行慎言
礪勤以養志
持簡而修身
心淡神如水
恩重義是天
以誠換得天下怨
用心感知世上音
忍中乾坤大
笑裡學問多
醴泉無源芝草無根人貴自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程梓庭(祖洛)撫吳時自書官齋聯之一
心不定則詩無語
志不堅而事難成
改過如芟草
育才似栽花
心井不學時欲枯
昭華不惜日漸老
妒我安知非弱小
欺人絕不是英雄
種十里名花何如種德
修萬間廣廈不若修身
鄭板橋題興化李園靜坐亭
利人時出平常語
修己常存改過心
經商標準唯誠信
做人法則要平心
修忍居士(出句)/秋水粉蓮
莫對失意人而談得意事
從來有名士不取無名錢
酌酒杜煙八秩老翁無芥疾
清心寡慾四時佳興樂松年
貧賤難移
威武不屈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蘇州:張照題網師園琅軒圃,在蘇州葑門十全街(林散之贈侄女端木
虛竹幽蘭生靜氣
和風朗月喻天懷
集王右軍蘭亭敘字為楹聯之三十二。巧思綺合
靜裡思三益
閒居守四箴
罔談彼短我亦有短
靡恃己長人孰無長
寬人三尺
利己一丈
以身作則
與德為鄰
學不自滿可言博
修而無我能達道
言以思忠歸渾厚
氣因善養得和平
借酒澆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長流
心平欲不侵
氣和意自安
無貪心無私心心存清白真快樂
不尋事不怕事事留餘地自逍遙
心淨得真趣
意閒識安樂
寬以濟猛
儉能養廉
為人樹起脊樑鐵
把卷撐開眼海銀
莫道浮雲終蔽日
應信綠葉樂扶花
想如何為人便如何做
要怎樣收穫先怎樣栽
劉東巖挽胡適,據胡適語寫成
知足常樂
無欺自安
修身養性能延壽
健體怡情益安神
一言九鼎
隻字千鈞
讀書得真趣
懷古生遠思
為人應懷渡人志
處世當持濟世心
守身為人節
寡慾是全功
禮貌風流美
文明大雅存
立身當如泰山以凌雲
處世須似空谷而虛懷
心靜筆墨老
人閒字句工
聰明人糊塗人少心人易處
文雅話粗野話無情話難聽
恪勤在朝夕
言行寡悔尤
一人知己亦已足
畢生自修無盡期
清人集蘭亭序字作楹帖之四。極自然成格言
讀能明達耕能富
成自謙虛敗自驕
為官半紙空文何須作威作福
做人一世得失宜當戒驕戒躁
讓人非我弱
得志莫離群
忌我安知非賞識
欺人到底不英雄
篤禮崇義
抱淑守真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三思方舉步
百折不回頭
貧不學吝
默無過言
富貴定要安本分
貧窮切莫枉思量
得失一笑任之乎
成敗靜觀隨其然
如意事常少
敢言人所難
事理通達
心氣平和
文當以精神貫古今
人須憑道義擎天地
行不得則反求諸己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賀耦庚中丞集四書聯
酒欲醉人人不醉
花香襲我我自清
經多實踐思方壯
看破浮名意自平
失意休餒
得勢莫狂
干國家事
讀聖賢書
海瑞自題聯
同是肚皮飽者不知饑者苦
一般面目得時休笑失時人
《對聯話》載,清代有施粥廠,施粥以濟饑民
立品同白玉
讀書到青雲
多記格言胸中藏尺度
靜觀成敗眼裡燃燭燈
與其輕人不如重我
但求無過非必有功
物我兩忘知恆古
天人歸一識大同
抑人是自抑
揚人其自揚
借酒澆愁愁難蟹
以酒助興興更濃
利刀割體痕易合
惡語傷人恨難消
守分身無辱
知機心自閒
修身立宦海
持德鑒青天
名利淡如水
事業重如山
心在水晶域
直如朱絲繩
行仁義事
不攻人短
莫矜己長
效梅傲霜休傲友
學竹虛心莫虛情
豪放不解行若奢
淡泊無慾情似冷
觀人不可以貌取
處事豈能隨心為
了去煩惱即正果
忘卻生死是菩提
度是春風常長物
心如清水不沾塵
讀古人書須處地設身一想
論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鄭板橋
心靜自覺眼中景
意空方悟法外天
賢者所懷虛若谷
聖人之氣靜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