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德陳情上淮南李僕射八首》
天降賢人佐聖時, 自然聲教滿華夷。 英明不獨中朝仰, 清重兼聞外國知。 涼夜酒醒多對月, 曉庭公退半吟詩。 梁城東下雖經戰, 風俗猶傳守舊規。 多朝軒冕冠乾坤, 四海皆推聖最尊。 楚玉已曾分卞玉, 膺門依舊是龍門。 筵開樂振高雲動, 城掩鼙收落日昏。 嘗念蒼生如赤子, 九州無處不沾恩。 未領春闈望早清, 況聯戎閫控強兵。 風威遍佈江山靜, 教化高同日月明。 九郡竟歌兼煮海, 四方皆得共和羹。 東南自此全無事, 只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壖疫疹頻, 牢籠山海委名臣。 古來比德由無侶, 當代同途豈有人。 夜宴獨吟梁苑月, 朝游重見廣陵春。 多年疲瘵全蘇息, 須到謳謠日滿秦。 三紀吟詩望一名, 丹霄待得白頭成。 已期到老還沾祿, 無復偷閒卻養生。 當宴每垂聽樂淚, 望雲長起憶山情。 朱門舊是登龍客, 初脫魚鱗膽尚驚。 東來淮海拜旌旟, 不把公卿一字書。 曾侍晚齋吟對雪, 又容華館食兼魚。 孤微自省恩非次, 際會誰知分有餘。 唯恥舊橋題處在, 榮歸無計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飄, 待得名成鬢已凋。 寒浦一從拋釣艇, 舊林無處認風飆。 程途雖喜關河盡, 時節猶驚骨肉遙。 愁策羸蹄更歸去, 亂山流水滿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歸, 白首依前著布衣。 當路公卿誰見待, 故鄉親愛自疑非。 東風乍喜還滄海, 棲旅終愁出翠微。 應念無媒居選限, 二年須更守漁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