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親事冠軍侯, 中歲仍遷北兗州。 露冕寧誇漢車服, 下帷常討魯春秋。 後齋草色連高閣, 事簡人稀獨行樂。 閒心近掩陶使君, 詩興遙齊謝康樂。 遠山重疊水逶迤, 落日東城閒望時。 不見雙親辦豐膳, 能留五馬盡佳期。 北場爭轉黃金勒, 愛客華亭賞秋色。 捲簾滿地鋪氍毹, 吹角鳴弦開玉壺。 願學平原十日飲, 此時不忍歌驪駒。
中朝理章服, 南國隨旌旆。 臘酒湘城隅, 春衣楚江外。 垂簾白角簟, 下箸鱸魚鱠。 雄筆佐名公, 虛舟應時輩。 按俗承流幾路清, 平明山靄春江雲。 湓城詩贈魚司馬, 汝水人逢王右軍。 綠蘋白芷遙相引, 孤興幽尋知不近。 井上銅人行見無, 湖中石燕飛應盡。 禮門前直事仙郎, 腰垂青綬領咸陽。 花間五馬迎君日, 雨霽煙開玉女岡。
少年結綬騁金羈, 許下如看瓊樹枝。 入裡親過朗陵伯, 出門高視穎川兒。 西遊太府東乘傳, 泗上諸侯誰不羨。 時輩寧將白筆期, 高流佇向丹霄見。 何事翻飛不及群, 虎班突騎來紛紛。 吳江垂釣楚山醉, 身寄滄波心白雲。 中歲胡塵靜如掃, 一官又罷行將老。 薛公薦士得君初, □領黃金千室餘。 機盡獨親沙上鳥, 家貧唯向釜中魚。 □□□□□□□, □出重門煙樹裡。 感物吟詩對暮天, 懷人倚杖臨秋水。 別離幾日問前期, 鳴雁亭邊人去時。 獨坐不堪朝與夕, 高風蕭索亂蟬悲。
漢相見王陵, 揚州事張禹。 風帆木蘭楫, 水國蓮花府。 百丈清江十月天, 寒城鼓角曉鍾前。 金爐促膝諸曹吏, 玉管繁華美少年。 有時過向長干地, 遠對湖光近山翠。 好逢南苑看人歸, 也向西池留客醉。 高柳垂煙橘帶霜, 朝游石渚暮橫塘。 紅箋色奪風流座, 白苧詞傾翰墨場。 夫子前年入朝後, 高名籍籍時賢口。 共憐詩興轉清新, 繼遠家聲在此身。 屈指待為青瑣客, 回頭莫羨白亭人。
白雲縣北千山口, 青歲欲開殘雪後。 前驅錦帶魚皮鞮, 側佩金璋虎頭綬。 南鄭侯家醉落暉, 東關陌上著鞭歸。 愁看野馬隨官騎, 笑取秦人帶客旗。 使者下車憂疾苦, 豪吏銷聲出公府。 萬里歌鍾相慶時, 巴童聲節渝兒舞。
寵光五世腰青組, 出入珠宮引簫鼓。 醉舞雄王玳瑁床, 嬌嘶駿馬珊瑚柱。 胡兒夾鼓越婢隨, 行捧玉盤嘗荔枝。 羅山道士請人送, 林邑使臣調象騎。 愛君一身游上國, 闕下名公如舊識。 萬里初懷印綬歸, 湘江過盡嶺花飛。 五侯焦石烹江筍, 千戶沉香染客衣。 別後想君難可見, 蒼梧雲裡空山縣。 漢苑芳菲入夏闌, 待君障日蒲葵扇。
官騎連西向楚雲, 朱軒出餞晝紛紛。 百城兼領安南國, 雙筆遙揮王左君。 一路諸侯爭館谷, 洪池高會荊台曲。 玉顏送酒銅鞮歌, 金管留人石頭宿。 北雁初回江燕飛, 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對空山掩, 漁父焚香日暮歸。 百事無留到官後, 重門寂寂垂高柳。 零陵過贈石香溪, 洞口人來飲醇酒。 登樓暮結邵陽情, 萬里蒼波煙靄生。 他日新詩應見報, 還如宣遠在安城。
上書一見平津侯, 劍笏斜齊秣陵尉。 朝垂綬帶迎遠客, 暮鎖印囊飛上吏。 長樂花深萬井時, 同官無事有歸期。 回船對酒三生渚, 繫馬焚香五願祠。 日日澄江帶山翠, 綠芳都在經過地。 行人看射領軍堂, 游女題詩光宅寺。 風流才調愛君偏, 此別相逢定幾年。 惆悵浮雲迷遠道, 張侯樓上月娟娟。
未央宮殿金開鑰, 詔引賢良卷珠箔。 花間賜食近丹墀, 煙裡揮毫對青閣。 萬年枝影轉斜光, 三道先成君激昂。 谷永直言身不顧, 郤詵高第轉名香。 綠槐陰陰出關道, 上有蟬聲下秋草。 奴子平頭駿馬肥, 少年白皙登王畿。 五侯客舍偏留宿, 一縣人家爭看歸。 南向千峰北臨水, 佳期賞地應窮此。 賦詩或送鄭行人, 舉酒常陪魏公子。 自憐寂寞會君稀, 猶著前時博士衣。 我欲低眉問知己, 若將無用廢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