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赤壁, 正風徐波靜, 舉尊屬客。 渺渺予懷天一望, 萬頃憑虛獨立。 桂槳空明, 洞簫聲徹, 怨慕還淒惻。 星稀月淡, 江山依舊陳跡。 因念釃酒臨江, 賦詩橫槊, 好在今安適。 謾寄蜉蝣天地爾, 瞬目盈虛消息。 江上清風, 山間明月, 與子歡無極。 翻然一笑, 不知東方既白。 東坡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將歸於臨疙。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 霜露既降, 草木盡脫。 人影在地, 仰見明月, 顧而樂之, 行歌相答。 已而歎曰:有客無酒, 有酒無餚, 月白風清, 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 舉綱得魚, 巨口細鱗, 狀似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 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鬥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時之須。 於是攜酒與魚, 復游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 斷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 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 履B357巖,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虯龍, 攀棲鶻之危巢, 俯憑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 草木震動。 山鳴谷應, 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 肅然而恐, 凜乎其不可留也。 返而登舟, 放乎中流, 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 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 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 玄裳縞衣, 戛然長鳴, 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 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 羽衣蹁躚, 過臨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 問其姓名, BA3D而不答, 嗚呼噫嘻, 我知之矣! 疇昔之夜, 飛鳴而過我者, 非子也耶! 道士顧笑, 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 不見其處。
廬山幾千仞, 屹立並長江。 楊瀾左裡, 洪濤巨浪日春撞。 風止雪消冰淨, 相與泊舟登岸, 攀磴望空■。 巖壑響松檜, 巨石激流淙。 事幽尋, 遺世俗, 絕紛CB31。 幽花野草香滿, 時有鶴飛雙。 羨子買田築室, 欲使浮嵐暖翠, 坐臥對軒窗。 我欲為君說, 安得筆如槓。 東坡前赤壁賦: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 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憑虛御風, 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 擊空明兮B927流光。 渺渺兮余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簫者, 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餘音裊裊, 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朗星稀。 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西望夏口, 東望武昌, 山川相繆, 郁乎蒼蒼,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 下江陵, 順流而東也, 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況我與子, 漁樵於江渚之上, 侶魚暇而友麋鹿。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哀我生之須臾, 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 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 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嘗往也; 盈虛者如彼, 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 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盡,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 洗盞更酌。 餚核既盡, 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
仕宦至卿相, 富貴好歸鄉。 高車駟馬, 都人夾道共瞻望。 意氣當年尤盛, 榮比昔人衣錦, 晝錦以名堂。 海內知名士, 久矣望餘光。 大丈夫, 榮與貴, 視尋常。 豐功令德, 要將堯舜致君王。 事業光施社稷, 勳烈遍銘彝鼎, 此志孰能量。 妙語勒金石, 千古一歐陽。 山谷送王郎:酌君以薄城桑落之酒, 泛君以湘F8CD秋菊之英, 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 送君以陽關墮淚之聲, 酒澆胸次之磊隗, 菊制短世之頹齡, 墨以傳萬古文章之印, 歌以寫平時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頭俱白, 骨肉十年眼終青。 連床夜語雞戒曉, 書囊無底談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 何恨遠別音書少。 炊沙作糜終不飽。 鏤冰文章費工巧。 要須心地收汗馬, 孔孟行世日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 婦能養姑供珍鮭。 兒大詩書女絲麻。 公但讀書煮春茶。
雪堂閒步, 過臨皋、霜淨晚林木落。 月白風清如此夜, 與客行歌相答。 綱舉松鱸, 手攜鬥酒, 赤壁重尋約。 悲歌長嘯, 劃然聲動寥廓。 試問日月幾何, 江流山色, 今日應如昨。 履遍B357巖風露冷, 水面怒濤驚躍。 一葉中流, 聽其所止, 適有孤飛鶴。 橫江東下, 問予赤壁遊樂。 歐陽公晝錦堂記:仕宦而至將相, 富貴而歸故鄉, 此人情之所榮, 而今昔之所同也。 蓋士方窮時, 困卮閭裡, 庸人孺子, 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禮於其嫂, 買臣見棄於其妻。 一旦高車駟馬, 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 夾道之人, 相與駢肩累跡, 瞻望咨嗟, 而所謂庸夫愚婦, 奔走駭汗, 羞愧俯伏, 以自悔罪於車塵馬足之間, 而莫敢仰視。 此一介之士得志於當時, 而意氣之盛, 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 公, 相人也, 世有令德, 為時名卿。 公自少時, 擢高科, 登顯仕, 海內之士, 聞下風而望餘光者, 蓋亦有年矣。 所謂將相而富貴, 皆公所宜素有, 非如窮卮之人, 僥倖得志於一時, 出於庸夫庸婦之不意, 以驚駭而誇耀之也。 然則高牙大■不足為公榮, 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 惟德被生民, 功施社稷, 勒之金石, 播之聲詩, 以耀後世, 而垂無窮, 此公之志, 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 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 公在至和中, 嘗以武康之節來治於相, 乃作書錦之堂於後圃。 既又刻詩於石, 以遺相人。 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薄, 蓋不以昔人之所誇者為榮, 而以為戒, 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如何, 而其志豈易量哉! 故能出入將相, 勤勞王家, 而夷險一節。 至於臨大節═決大議, 垂紳正笏、不動聲色, 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可謂社稷之臣矣。 其豐功盛烈, 所以銘彝鼎而被絃歌者, 乃邦家之光, 非閭裡之榮也。 余雖不獲登公之堂, 幸嘗竊誦公之詩, 樂公之志有成, 而喜為天下道也, 於是乎書。
耿耿銀潢淨, 窗月瑩如冰。 朱絲一扣, 萬籟不起冷光凝。 千古遺音猶在, 一洗淫哇鄭衙, 北裡與南陵。 孰識興亡事, 哀樂不同情。 咽流泉, 戛鳴玉, 擊浮金。 老龍啼曉, 幼猿忽復暮山吟。 為我臨風再奏, 仙鵠翩翻十二, 感物一何靈, 此曲誰當聽, 四海有知音。 山谷聽宋宗儒摘阮歌:翰林尚書宋公子, 文采風流今尚爾。 自疑耆域是前身, 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載孤松枝, 落魄酒中無定止。 得錢百萬送酒家, 一笑不問今餘幾。 手揮琵琶送飛鴻, 促弦聒醉驚客起。 寒蟲促織月籠秋, 獨雁叫群天拍水。 楚國F155臣放十年, 漢宮佳人嫁千里。 深閨洞房語恩怨, 紫燕黃鸝韻桃李。 楚狂行歌驚世人, 漁父BB48舟在葭葦。 問君枯木著朱繩, 可能道人意中事。 君言此物傳數姓, 玄璧庚庚有橫理。 閉門三月傳國工。 身今親見阮仲容。 我有江南一丘壑, 安得與君醉其中, 曲肱聽君寫松風。
酌以蒲城酒。 擷湘F8CD、秋英滿泛, 介君眉壽。 贈君點漆黟川墨, 與印文章大手。 問此別、相逢難又。 三疊陽關聲墮淚, 寫平時、兄弟情長久。 離別事, 古來有。 十年骨肉情何厚。 對江山千里, 共期白首。 夜雨連床追舊事, 惟恨書書漸少。 便只恐、炊沙不飽。 翰墨新功收汗馬, 話書囊、無底何時了。 歡未足, 聽雞曉。 範文正聽真上人琴歌:銀河耿耿霜B179B179, 西窗月色寒如冰。 江上扣朱絲繩, 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羲歸天忽千古, 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衙兒, 北裡南鄰竟歌舞。 竟歌舞, 可時休。 師襄堂上心悠悠。 擊浮金, 戛鳴玉, 老龍秋啼滄海底, 幼猿暮嘯寒山曲。 隴頭瑟瑟咽流泉, 洞庭蕭蕭落寒木。 此聲感物何大靈, 十二銜珠下仙鵠。 為予再奏南風詩, 神人和暢瞬無為。 為予試彈廣陵散, 鬼物方哀晉方亂。 乃知聖人情慮深, 將治四海先治琴。 興亡哀樂不我道, 坐中可見天下心。 感公遺我正始音。
袞袞諸公, 嗟獨冷、先生宦薄。 誇甲第、紛紛梁肉, 謾甘寥寞。 道出羲皇知有用, 才過屈宋人誰若。 剩得錢、沽酒兩忘形, 更酬酢。 清夜永, 開春酌。 聽細雨, 簷花落。 但高歌不管, 餓填溝壑。 司馬逸才親滌器。 子雲識字終投閣。 且生前、相遇共相歡, 銜杯樂。 杜工部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齊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光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人笑杜陵客, 短褐鬢如絲。 得錢沽酒, 時赴鄭老同襟期。 清夜沉沉春酌, 歌語燈前細雨, 相覓不相疑。 忘形到爾汝, 痛飲真吾師。 問先生, 今去也, 早歸來。 先生去後, 石田茅屋恐蒼苔。 休怪相如滌器, 莫學子雲投閣, 儒術亦佳哉。 誰道官獨冷, 袞袞上蘭台。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 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 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一詠一觴真足樂, 厭管弦絲竹紛塵耳。 春正暮, 共修禊。 惠風和暢新天氣。 騁高懷、仰觀宇宙, 俯察品類。 俯仰之間因所寄, 放浪形骸之外。 曾不知、老之將至。 感慨舊遊成陳跡, 念人生、行樂都能幾。 後視今, 猶昔爾。 陶淵明歸去來: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 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識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颺, 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途,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 載欣載奔。 僮僕歡迎, 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 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 有酒盈尊。 引壺觴以自酌, 盼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 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遊憩, 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遠。 景翳翳以將入, 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絕游。 世與我而相遺, 復駕言兮焉求。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予以春及, 將有事於西疇。 或命巾畫車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 亦崎嶇而經邱。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喜萬物之得時, 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哉! 寓形宇內復幾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富貴非吾願, 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 或執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 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 樂夫天命復溪疑!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 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 皎如玉樹, 舉盞望青天。 長齊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 三杯草聖傳張旭, 更焦遂、五斗驚筵。 一笑相逢, 銜杯樂聖, 同是飲中仙。 王逸少蘭亭記: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捨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觴為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