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中, 故未有亦猶今之視昔之感, 復歎葛嶺賈相之故廬也。 古木迷鴉, 虛堂起燕, 歡游轉眼驚心。 南圃東窗, 酸風掃盡芳塵。 鬢貂飛入平原草, 最可憐、渾是秋陰。 夜沈沈。 不信歸魂, 不到花深。 吹簫踏葉幽尋去, 任船依斷石, 袖裡寒雲。 老桂懸香, 珊瑚碎擊無聲。 故園已是愁如許, 撫殘碑、卻又傷今。 更關情。 秋水人家, 斜照西泠。
制荷衣。 傍山窗卜隱, 雅志可閒時。 款竹門深, 移花檻小, 動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萍洲夜月, 想時將、漁笛靜中吹。 塵外柴桑, 燈前兒女, 笑語忘歸。 分得煙霞數畝, 乍掃苔尋徑, 撥葉通池。 放鶴幽情, 吟鶯歡事, 老去卻願春遲。 愛吾廬、琴書自樂, 好襟懷、初不要人知。 長日一簾芳草, 一卷新詩。
記天風、飛佩紫霞邊, 顧曲萬花深。 甚相如情倦, 少陵愁老, 還歎飄零。 短夢恍然今昔, 故國十年心。 回首三三徑, 松竹成陰。 不恨片篷南浦, 恨翦燈聽雨, 誰伴孤吟。 料瘦筇歸後, 閒鎖北山雲。 是幾番、柳邊行色, 是幾番、同醉古園林。 煙波遠, 筆床茶灶, 何處逢君。
可憐張緒門前柳, 相看頓非年少。 三徑已荒涼, 更如今懷抱。 薄游渾是感, 滿煙水、東風殘照。 古調誰彈, 古音誰賞, 歲華空老。 京洛染緇塵, 悠然意, 獨對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 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 知幾度、翦燈窗小。 何時更、聽雨巴山, 賦草池春曉。
望花外、小橋流水, 門巷愔愔, 玉簫聲絕。 鶴去台空, 佩環何處弄明月。 十年前事, 愁千折、心情頓別。 露粉風香誰為主, 都成消歇。 淒咽。 曉窗分袂處, 同把帶鴛親結。 江空歲晚, 便忘了、尊前曾說。 恨西風不庇寒蟬, 便掃盡、一林殘葉。 謝楊柳多情, 還有綠陰時節。
蟾窟研霜, 蜂房點蠟, 一枝曾伴涼宵。 清氣初生, 丹心未折, 濃艷到此都消。 避風歸去, 貯金屋、妝成漢嬌。 粟肌微潤, 和露吹香, 直與秋高。 小山舊隱重招。 記得相逢, 古道迢遙。 把酒長歌, 插花短舞, 誰在水國吹簫。 餘音何處, 看萬里、星河動搖。 廣庭人散, 月淡天心, 鶴下銀橋。
晴江迥闊。 又客裡天涯, 還歎輕別。 萬里潮生一棹, 柳絲猶結。 荷衣好向山中補, 共飄零、幾年霜雪。 賦歸何晚, 依依徑菊, 弄香時節。 料此去、清游未歇。 引一片秋聲, 都付吟篋。 落葉長安, 古意對人休說。 相思只在相留處, 有孤芳、可憐空折。 舊懷難寫, 山陽怨笛, 夜涼吹月。
朗吟未了西湖酒, 驚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橋, 呼船野渡, 還聽垂虹風雨。 漂流最苦。 況如此江山, 此時情緒。 怕有鴟夷, 笑人何事載詩去。 荒台只今在否。 登臨休望遠, 都是愁處。 暗草埋沙, 明波洗月, 誰念天涯羈旅。 荷陰未暑。 快料理歸程, 再盟鷗鷺。 只恐空山, 近來無杜宇。
秋高, 光景奇絕, 與姜白石垂虹夜遊, 同一清致也。 晴光轉樹, 曉氣分嵐, 何人野渡橫舟。 斷柳枯蟬, 涼意正滿西州。 匆匆載花載酒, 便無情、也自風流。 芳晝短, 奈不堪深夜, 秉燭來游。 誰識山中朝暮, 向白雲一笑, 今古無愁。 散發吟商, 此興萬里悠悠。 清狂未應似我, 倚高寒、隔水呼鷗。 須待月, 許多清、都付與秋。
幽棲身懶動, 邃庭悄、日偏長。 甚不隱山林, 不喧車馬, 不斷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 笑東風、引得落花忙。 慵對魚翻暗藻, 閒留鶯管垂楊。 徜徉。 淨幾明窗。 穿窈窕、染芬芳。 看白鶴無聲, 蒼雲息影, 物外行藏。 桃源去塵更遠, 問當年、何事識漁郎。 爭似重門晝掩, 自看生意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