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風。 先入梧桐。 渾無處、迴避衰容。 問公何事, 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 一回慵; 朝來庭下, 光陰如箭, 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 付與千鐘。 任酒花白, 眼花亂, 燭花紅。
楚人悲屈原, 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 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 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 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 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 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 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 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 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 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 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 所以持死節。
佳人自鞚玉花驄, 翩如驚燕蹋飛龍。 金鞭爭道寶釵落, 何人先入明光宮。 宮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絃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貴人, 走馬來看不動塵。 明眸皓齒誰復見, 只有丹青余淚痕。 人間俯仰成今古, 吳公台下雷塘路。 當時亦笑張麗華, 不知門外韓擒虎。
長笑蛇醫一寸腹, 銜冰吐雹何時足。 蒼鵝無罪亦可憐, 斬頸橫盤不敢哭。 豈知泉下有豬龍, 臥枕雷車踏陰軸。 前年太守為旱請, 雨點隨人如撒菽。 太守歸國龍歸泉, 至今人詠淇園綠。 我今又復罹此旱, 凜凜疲民在溝瀆。 卻尋舊跡叩神泉, 坐客仍攜王子淵。 看草中和樂職頌, 新聲妙悟慰華顛。 曉來泉上東風急, 須上冰珠老蛟泣。 怪詞欲逼龍飛起, 險韻不量吾所及。 行看積雪厚埋牛, 誰與春工掀百蟄。 此時還復借君詩, 餘力汰輈仍貫笠。 揮毫落紙勿言疲, 驚龍再起震失匙。
自我來黃州, 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 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 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負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 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 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 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 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 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 死灰吹不起。
橫風吹雨入樓斜, 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 電光時掣紫金蛇。
霜風漸欲作重陽, 熠熠溪邊野菊香。 久廢山行疲犖確, 尚能村醉舞淋浪。 獨眠林下夢魂好, 回首人間憂患長。 殺馬毀車從此逝, 子來何處問行藏。
琅琊幽谷, 山水奇麗, 泉鳴空澗, 若中音會, 醉翁喜之, 把酒臨聽, 輒欣然忘歸。 既去十餘年, 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游, 以琴寫其聲, 曰《醉翁操》, 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 知琴者以為絕倫。 然有其聲而無其辭。 翁雖為作歌, 而與琴聲不合。 又依《楚詞》作《醉翁引》, 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 雖粗合韻度而琴聲為詞所繩的, 非天成也。 後三十餘年, 翁既捐館舍, 遵亦沒久矣。 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閒, 特妙於琴, 恨此曲之無詞, 乃譜其聲, 而請於東坡居士以補之雲。 琅然, 清圓, 誰彈, 響空山。 無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風露娟娟, 人未眠。 荷蕢過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 聲和流泉。 醉翁去後, 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時而童顛, 水有時而回川。 思翁無歲年, 翁今為飛仙。 此意在人間, 試聽徽外三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