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的詩,李曾伯詩集,李曾伯的詩全集

古詩查詢

李曾伯的詩,李曾伯詩集,李曾伯的詩全集

請輸入詩詞關鍵字:

沁園春

喚麴生來, 與常娥約, 從太守游。 把玉簫聲寄, 蕭關短笛, 霓裳曲換, 清塞重裘。 桂影飄搖, 桐陰立盡, 多少徵人霜滿頭。 油幢暇, 不掀髯一笑, 辜負中秋。 斗杓矗處中州。 還有解聞雞起舞不。 看鳴弦中鵠, 穿楊電激, 飛球戲馬, 策ˍ星流。 繡帽歸軍, 玳簪環客, 薄晚同登庾亮樓。 浮生事, 是幾番玩月, 何苦多愁。

沁園春

麴生來言, 素娥寄聲, 偶閬苑游。 問去年今夕, 逢余桂嶺, 前年今夕, 見子菟裘。 何事塵勞, 啟人厭倦, 癡兔老蟾因縮頭。 宜珍重, 要相期後會, 直待來秋。 休休。 莫舞涼州。 豈巫女風姨相妒不。 枉停歌準擬, 冰輪東上, 持杯顧戀, 銀漢西流。 一笑天慳, 四並時少, 應負珠簾十二樓。 呼蕉葉, 且與生酹古, 排遣牢愁。

沁園春

百尺樓頭, 奇哉此翁, 元龍後身。 當壯年襟度, 百川鯨吸, 平生出處, 一片鷗輕。 冷淡逋梅, 淋淳旭草, 但見風雷筆下生。 荊州幕, 覺坐間小異, 乃有斯人。 牙檣喜色津津。 正江影涵秋無點塵。 對白蘋黃葦, 且供詩卷, 紫薇紅藥, 卻演絲綸。 舉酒延蟾, 倚欄聞雁, 應念徵人歸尚春。 君王問, 盡不妨細說, 萬里戎情。

水調歌頭

一段太清境, 誰幻出階坳。 不知身住何處, 爽氣逼霜袍。 但見人間一樣, 似夜又還非夜, 棲鳥不安巢。 認得在塵世, 禁鼓二更敲。 最ˍ看, 來竹底, 上梅梢。 幾家朱戶, 不如兒女醉蓬茅。 誰把琴聲三弄, 不管騷人幽趣, 似向曲中嘲。 長嘯賦赤壁, 有酒更無餚。

水調歌頭

簪履盛元幕, 領袖屬英游。 登車攬轡餘事, 何止客諸侯。 看盡巫雲岷雪, 卻訪廬峰湓浦, 砥柱贊中流。 百疊青山路, 一片白蘋洲。 今日事, 風濤上, 一虛舟。 長江萬頃寒碧, 猶謂馬能浮。 況是眼前局面, 心腹憂如邊角, 勝著賴帷籌。 談笑濟時了, 勳業邁前修。

水調歌頭

風捲江湖浪, 舉足是羊腸。 峽山知在何處, 榛莽更淒涼。 不為淵明五斗, 直為班超萬里, 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 行計有詩囊。 溯吳頭, 逾楚尾, 界瞿塘。 從它暱暱燕語, 留不住征檣。 芳草天涯彌望, 著我飛鳧來去, 在在可徜徉。 持此見劉表, 抵掌與談王。

水調歌頭

幻出廣寒境, 羅襪淨無塵。 素娥風格分明, 玉骨水為神。 手攬清光盈掬, 眼看山河一色, 閱盡古今人。 對影且長嘯, 一酌甕頭春。 千萬頃, 琉璃色, 楚天清。 庾樓袁舫何事, 汨汨主和賓。 但見老蟾無恙, 不管鏡圓鉤闕, 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無雨, 何惜放顏醺。

水調歌頭

碾就一輪玉, 掃盡四邊塵。 白乎不涅不磷, 千古此丰神。 領略常娥體態, 寂寞謫仙材調, 四海豈無人。 安得金丹訣, 長駐玉顏春。 鏡圓明, 冰樣潔, 水來清。 良宵難值如許, 何惜且留賓。 擬喚桓伊三弄, 影轉畫簷西畔, 鐘鼓趣殘更。 肺腑盡霜雪, 麴櫱不能醺。

水調歌頭

行客送行客, 況又值新秋。 蓴鄉此去萬里, 先我上扁舟。 三載烏奴聚首, 異縣鄉情對語, 乘月幾登樓。 去去遠蜀口, 日日望吳頭。 丹青手, 描不就, 此離愁。 半生萍梗江漢, 別恨最綢繆。 遠水長空一色, 風順波平如掌, 雁序際天游。 故舊有相問, 猶滯劍南州。

水調歌頭

驟雨送行色, 把劍渡長淮。 西風咄咄怪事, 吹不散煙霾。 才是橙黃時候, 早似梅邊天氣, 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頑耐, 僕馬苦虺ˍ。 歎平生, 身客路, 半天涯。 飛鳶ˍˍ曾見, 底事又重來。 回首白雲何處, 目送孤鴻千里, 去影為徘徊。 籬菊漸秋色, 杜甕有新醅。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手機版】 【簡體版

© 2009 - 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