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英大師
屈指平陽別社蓮,
蟾光一百度曾圓。
孤雲自在知何處,
薄宦參差亦信緣。
山郡披風方穆若,
花時分袂更淒然。
搖鞭相送嘉陵岸,
回首群峰隔翠煙。
送二郎君歸長安
我兒辭去淚雙流,
蜀郡秦川兩處愁。
紅葉滿山歸故國,
黃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曉掛慚官吏,
菱鏡秋窺訝鬢髹。
好向雲泉營舊隱,
莫教莊叟畏犧牛。
初至郡界
嘉陵江畔接榮川,
兩畔旌旗下瀨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
朝衣猶惹御爐煙。
蓮塘小飲香隨艇,
月榭高吟水壓天。
錦字莫嫌歸路遠,
華夷一統太平年。
酬勾評事
閒庭欹枕正悲秋,
忽覺新編浣遠愁。
才薄只愁安雁戶,
年高空憶復漁舟。
鷺翹皓雪臨汀岸,
蓮裊紅香匝郡樓。
對景卻慚無藻思,
南金荊玉卒難酬。
長春節
聖朝佳節遇長春,
跪捧金爐祝又焚。
寶藏發來天地秀,
兵戈銷後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
混一車書萬古存。
更有馨香滿芳檻,
和風遲日在蘭蓀。
到郡後有寄
蜀路新修盡坦平,
交親深幸再逢迎。
正當返袂思鄉國,
卻似歸家見弟兄。
沾澤只慚堯綍重,
溯流還喜范舟輕。
欲將感戀裁書旨,
多少魚箋寫得成。
旭川祁宰思家而卒,因述意呈秦川知己
歲稔民康絕訟論,
政成公暇自由身。
朝看五馬閒如社,
夜擁雙姬暖似春。
家計不憂憑塚子,
官資無愧是朝臣。
豈同齷齪祁員外,
至死悲涼一婦人。
登郡樓書事
偶奉綸書蒞旭川,
郡樓嘉致盡依然。
松欹鳥道雲藏寺,
月滿漁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
錦城歸路草芊芊。
有時倚檻垂雙袂,
故國風光似眼前。
偶聞官吏舉請,輒有一篇寄從弟舍人
官吏潛陳借寇詞,
宦情鄉夢兩相違。
青城錦水無心住,
紫閣蓮峰有意歸。
張翰鱸魚因醉憶,
孟光書信近春稀。
黃茅瘴色看看起,
貪者猶疑別是機。
登郡樓書懷
煙雨樓台漸晦冥,
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荊山恥,
莊舄空傷越國情。
天際寂寥無雁下,
雲端依約有僧行。
登高欲繼離騷詠,
魂斷愁深寫不成。
邊郡荒涼悲且歌,
故園迢遞隔煙波。
琴聲背俗終如是,
劍氣沖星又若何。
朝客漸通書信少,
釣舟頻引夢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
白首無塵歸去麼。
莫嗔阮氏哭途窮,
萬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豈知將抵鵲,
鉛刀何事卻屠龍。
九夷欲適嗟吾道,
五柳終歸效古風。
獨倚郡樓無限意,
滿江煙雨正冥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