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拜拾遺書情二首
拾遺帝側知難得,
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
九華山下詔來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
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
自慚驚動國中人。
題中峰
中峰高拄泬寥天,
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
青藍色裡一僧禪。
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
世人從擾擾,
獨自愛身閒。
美景當新霽,
隨僧過遠山。
村橋出秋稼,
空翠落澄灣。
唯有中林犬,
猶應望我還。
酬范中丞見
花宮柳陌正從行,
紫袂金鞍問姓名。
戰國方須禮干木,
康時何必重侯嬴。
捧將束帛山僮喜,
傳示銀鉤邑客驚。
直為雲泥相去遠,
一言知己殺身輕。
閒居即事
生計唯將三尺僮,
學他賢者隱牆東。
照眠夜後多因月,
掃地春來只藉風。
幾處紅旗驅戰士,
一園青草伴衰翁。
子房仙去孔明死,
更有何人解指蹤。
不赴拾遺召
君親同是先王道,
何如骨肉一處老。
也知臣子合佐時,
自古榮華誰可保。
答蕭建
自地上青峰,
懸崖一萬重。
踐危頻側足,
登塹半齊胸。
飛狖啼攀桂,
遊人喘倚松。
入林寒z9,
近瀑雨濛濛。
徑滑石稜上,
寺開山掌中。
幡花撲淨地,
台殿印晴空。
勝境層層別,
高僧院院逢。
泉魚候洗缽,
老玃戲撞鐘。
外戶憑雲掩,
中廚課水舂。
搜泥時和面,
拾橡半添穜.渡壑緣槎險,
持燈入洞窮。
夾天開壁峭,
透石蹙波雄。
潤藹清無土,
潭深碧有龍。
畬田一片淨,
谷樹萬株濃。
野客登臨慣,
山房幽寂同。
寒爐樹根火,
夏牖竹稍風。
邊鄙籌賢相,
黔黎托聖躬。
君能棄名利,
歲晏一相從。
久居京師感懷詩
煢獨不為苦,
求名始辛酸。
上國無交親,
請謁多少難。
九月風到面,
羞汗成冰片。
求名俟公道,
名與公道遠。
力盡得一名,
他喜我且輕。
家書十年絕,
歸去知誰榮。
馬嘶渭橋柳,
特地起秋聲。
枕流石
不為幽岸隱,
古色涵空出。
願以清泚流,
鑒此堅貞質。
傍臨玉光潤,
時瀉苔花密。
往往驚游鱗,
尚疑垂釣日。
掛樹籐
本為獨立難,
寄彼高樹枝。
蔓衍數條遠,
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陰,
當風藉持危。
誰言柔可屈,
坐見蟠蛟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