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作者:白君瑞)
玉骨冰姿,
天然清楚,
雪裡曾看。
物外幽人,
細窺天巧,
收入毫端。
一枝影落雲箋。
便似覺、清風夜寒。
試向松窗,
等閒一展,
俗慮都捐。
風入松 (作者:白君瑞)
一冬不見雪花飛。
愛日蕩晴暉。
臘殘未解寒塘凍,
東風細、已露春期。
正是年時策馬,
相隨村落尋梅。
故人別久信音稀。
排悶有新詩。
雁聲北去江城暖,
暗舒展、花柳容儀。
屈指燒燈不遠,
等閒休鎖雙眉。
念奴嬌 (作者:白君瑞)
江干蹭蹬,
鎮尋常、懷想京城春色。
靜倚山亭凝望處,
惟見鳥飛雲蓂。
拂面埃塵,
跳□□□,
老卻風流格。
年來卻有,
短蓑輕棹胸臆。
聞與俊逸嬉游,
笙歌叢裡,
眷戀中華國。
況是韶陽將近也,
應辦青驄金勒。
豐樂闌干,
西湖煙水,
遍賞蘇堤側。
舉觴須酹,
天隅犀渚孤客。
水調歌頭 (作者:賈應)
晚日浴鯨海,
璧月掛鰲峰。
不知今夕何夕,
燈火萬家同。
樓外芙渠開遍,
人在琉璃影裡,
語笑隔簾重。
對景且行樂,
一醉任東風。
黃堂宴,
春酒綠,
艷妝紅。
文章太守,
和氣都在笑談中。
正此觥籌交錯,
只恐笙歌未散,
溫詔促追鋒。
來歲傳柑處,
侍宴自從容。
沁園春 (作者:楊元亨)
一棹橫江,
問訊盟鷗,
太守謂誰。
道皇華使者,
光風灑落。
元宵三五,
樂與民俱。
寶榼金韉,
玉梅釵燕,
斗鴨闌干花影嬉。
人迎笑,
似玉京春淺,
長是燈時。
風流不減人知。
算岳牧詞人誰似之。
把南樓風月,
渚宮丘壑,
竹西歌舞,
行樂濡須。
萬斛金蓮,
滿城開遍,
朵朵留迎學士歸。
明年宴,
看柑傳天上,
月在雲西。
八聲甘州 (作者:林實之)
客星堂下水,
碧浮空、煙樹幾重重。
想故人當日,
論情蓬藋,
際會雲龍。
底事泥塗軒冕,
不肯作三公。
千仞釣江滸,
此意誰同。
應笑赤松黃石,
效癡兒成事,
猶自言功。
怎知他箕穎,
袖手獨舂容。
幸風月、有人料理,
自家山叟與溪翁。
鳴榔晚,
一聲長嘯,
相送冥鴻。
水調歌頭 (作者:曾中思)
有客泛輕舸,
迤邐到桐廬。
山灣水曲,
個中依約是仙區。
試喚清江漁父,
為問來今往古,
興廢事如何。
笑指寒煙裡,
此是子陵居。
漢光武,
興皇運,
握乾符。
客星侵座,
方見不與故人疏。
自是先生高尚,
無限經綸才略,
飄泛寄江湖。
凜凜亙千載,
風月屬樵漁。
水調歌頭 (作者:劉源)
幾載滄江夢,
此夕復經過。
雙台雙峙如畫,
空翠滴晴波。
不是先生高節,
激起清風千古,
漢鼎復如何。
矯首望天際,
煙樹翠婆娑。
危樓下,
數不盡,
去帆多。
人人驚肉生髀,
卻日欲揮戈。
誰識磯邊泉石,
別有壺中天地,
煙雨一青蓑。
自笑亦華髮,
三歎吊巖阿。
水調歌頭 (作者:張嗣初)
名節本來重,
軒冕亦何輕。
人間兒戲,
剛自指點客星明。
黃屋龍旂九仞,
蒼石漁絲千尺,
誰辱又誰榮。
會得儻來意,
方識古交情。
想當時,
奇男子,
漢真人。
龍潛豹隱,
胸中同是一經綸。
公辦中興事業,
我向滄浪學釣,
各自寄吾真。
誰信往來客,
千古誦清名。
水調歌頭 (作者:黃子功)
綰纖釣台下,
斂衽謁嚴陵。
石磯封蘚,
一笑挾策獨先登。
山獻修蛾幾抹,
江繞青羅千頃,
今古富春聲。
行有二三子,
心跡喜雙清。
吊羊裘,
追往躅,
尚儀型。
丹青灑落三反,
誰動紫垣星。
重袖調元大手,
歸傲綸巾一線,
志不在寒鯨。
千載仰風節,
鴻鵠自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