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莎衫筠笠 (作者:盧炳)
莎衫筠笠。
正是村村農務急。
綠水千畦。
慚愧秧針出得齊。
風斜雨細。
麥欲黃時寒又至。
饁婦耕夫。
畫作今年稔歲圖。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作者: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
邊頭將士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台鼎鼐,
明年帶礪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
不日四方來賀。
踏莎行·自沔東來 (作者:姜夔)
自沔東來,
丁未元日至金陵,
江上感夢而作燕燕輕盈,
鶯鶯嬌軟。
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
別時針線。
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歸去無人管。
齊天樂·蟋蟀 (作者:姜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
聞屋壁間蟋蟀有聲,
功父約予同賦,
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
辭甚美。
予裴回茉莉花間,
仰見秋月,
頓起幽思,
尋亦得此。
蟋蟀,
中都呼為促織,
善鬥。
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
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
淒淒更聞私語。
露濕銅鋪,
苔侵石井,
都是曾聽伊處。
哀音似訴。
正思婦無眠,
起尋機杼。
曲曲屏山,
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
為誰頻斷續,
相和砧杵。
候館迎秋,
離宮吊月,
別有傷心無數。
幽詩漫與。
笑籬落呼燈,
世間兒女。
寫入琴絲,
一聲聲更苦。
宣政間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念奴嬌·鬧紅一舸 (作者:姜夔)
余客武陵。
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
喬木參天。
余與二三友,
日盪舟其間。
薄荷花而飲,
意象幽閒,
不類人境。
秋水且涸。
荷葉出地尋丈,
因列坐其下,
上不見日。
清風徐來,
綠雲自動。
間於疏處,
窺見遊人畫船,
亦一樂也。
朅來吳興。
數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
光景奇絕。
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
記來時,
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
玉容消酒,
更灑菇蒲雨。
嫣然搖動,
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
青蓋亭亭,
情人不見,
爭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人西風南浦。
高柳垂陰,
老魚吹浪,
留我花間住。
田田多少,
幾回沙際歸路。
揚州慢·淮左名都 (作者: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
予過維揚。
夜雪初霽,
薺麥彌望。
入其城,
則四顧蕭條,
寒水自碧,
暮色漸起,
戍角悲吟。
予懷愴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
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
廢池喬木,
猶厭言兵。
漸黃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
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
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
長亭怨慢·漸吹盡 (作者:姜夔)
余頗喜自製曲。
初率意為長短句,
然後協以律,
故前後闋多不同。
桓大司馬云:「昔年種柳,
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
淒愴江潭:樹猶如此,
人何以堪?
」此語余深愛之。
漸吹盡,
枝頭香絮,
是處人家,
綠深門戶。
遠浦縈迴,
暮帆零亂向何許?
閱人多矣,
誰得似長亭樹?
樹若有情時,
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見,
只見亂山無數。
韋郎去也,
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
怕紅萼無人為主。
算空有並刀,
難剪離愁千縷。
疏影·苔枝綴玉 (作者:姜夔)
苔枝綴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裡相逢,
籬角黃昏,
無言自倚修竹。
照君不慣胡沙遠,
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
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營舊事,
那人正睡裡,
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
不管盈盈,
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
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
已入小窗橫幅。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作者:姜夔)
燕雁無心,
太湖西畔隨雲去。
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
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
憑闌懷古。
殘柳參差舞。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作者:姜夔)
京洛風流絕代人。
因何風絮落溪津。
籠鞋淺出鴉頭襪,
知是凌波縹緲身。
紅乍笑,
綠長嚬。
與誰同度可憐春。
鴛鴦獨宿何曾慣,
化作西樓一縷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