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繁體:夏 拼音:xià 五行:火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出外吉祥,小心愛情厄,多才賢能,秀氣溫和,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乙】 繁體:乙 拼音:yǐ 五行:土 筆劃:1 姓名學解釋:孤獨,幼年多災,中年成功,離祖大吉,出外貴人現,環境良好。 (吉)
【蔭】 繁體:蔭 拼音:yīn 五行:木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吉)
夏字 起名用字參考
夏: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夏天;中國的古稱;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3270次)
夏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54,第05卷下,綏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245第12
夏字的解釋
夏
(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頁,人頭。臼,兩手,,兩足。合起來像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
夏,中國之人也。--《說文》。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
泛指中國 [China]
蠻夷猾夏。--《書·舜典》。孔傳:「夏,華夏。」
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註:「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
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註:「與諸夏同風。」
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
夏xia
⒈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天。~種。
⒉中國的古稱:華~。
⒊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夏歷]又叫"陰曆"、"農曆"、"舊歷"。此曆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立的。
────────────────—
夏jiǎ 1.木名。亦作"檟"﹑榎。參見夏楚。
乙字 起名用字參考
乙: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450次)
乙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691,第14卷下,乙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83第15
乙字的解釋
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義: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
同本義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說文》
乙者,物蕃屈有節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陸機《文賦》。註:「抽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為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史記·律書》
又如:乙乙(難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
乙
天干的第二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禮記·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
⒊打鉤 (〈表〉看書已看到該處,或某處文字有顛倒、脫落等)。
蔭字 起名用字參考
蔭:陽光被遮,又涼又潮;遮蓋;保佑。(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400次)
蔭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031第38
蔭字的解釋
蔭
(形聲。從艸,陰聲。本義:樹陰)
同本義 [shady]
蔭,草陰也。--《說文》
蔭,草陰地也。--《廣韻》
趙盂視蔭。--《左傳·昭公元年》。註:「蔭日景也。」
玉足以庇蔭嘉谷。--《國語·楚語下》
蔭不祥之木。--《淮南子·說林》。註:「蔭,木景也。」
武王蔭暍人於樾下。--《淮南子·人間》
樹成蔭而眾鳥息焉。--《荀子》
又如:樹成蔭而眾鳥息;垂蔭萬畝;蔭樊(樹蔭濃密)
日影 [shade]。如:蔭影(樹木等在陽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陰影)
指地窖或暗室 [cellar;darkroom]
則一蔭之曲豉,盡美而多量。--《潛夫論·德化》
又
蔭(蔭)yin
⒈陽光被遮,又涼又潮:樹~。那間房很~。
⒉遮蓋:榆柳~後簷。
⒊保佑,庇護:庇~。
⒋封建時代帝王給予有官爵大臣的子孫讀書或做官等之特權封賞。
────────────────—
蔭yīn 1.樹蔭。 2.日影。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夏乙蔭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夏乙蔭算命,夏乙蔭名字測試,測名字夏乙蔭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夏乙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