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繁體:夏 拼音:xià 五行:火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出外吉祥,小心愛情厄,多才賢能,秀氣溫和,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今】 繁體:今 拼音:jīn 五行:木 筆劃:4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榮貴,中年成功隆昌,多才巧智,晚年勞神。 (吉)
【朔】 繁體:朔 拼音:shuò 五行:火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英俊佳人,一生清雅多才,中年成功隆昌,出國之字,欠子之字。 (吉)
夏字 起名用字參考
夏: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夏天;中國的古稱;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3270次)
夏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54,第05卷下,綏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245第12
夏字的解釋
夏
(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頁,人頭。臼,兩手,,兩足。合起來像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
夏,中國之人也。--《說文》。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
泛指中國 [China]
蠻夷猾夏。--《書·舜典》。孔傳:「夏,華夏。」
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註:「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
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註:「與諸夏同風。」
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
夏xia
⒈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天。~種。
⒉中國的古稱:華~。
⒊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夏歷]又叫"陰曆"、"農曆"、"舊歷"。此曆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立的。
────────────────—
夏jiǎ 1.木名。亦作"檟"﹑榎。參見夏楚。
今字 起名用字參考
今:意指現在,如《說文》:今,是時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70次)
今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255,第05卷下,集部第5字 [康熙字典]:頁91第18
今字的解釋
今
(會意。從佶集。本義:現在)
同本義 [the present]
今,是時也。--《說文》
今,時辭也。--《蒼頡篇》
迨其今兮。--《詩·召南·摽有梅》
於今三年。--《詩·豳風·東山》
吾今召君矣。--《史記·汲鄭傳》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戰國策·燕策》
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今其室十無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今之高爵顯位。--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舊歷。公歷是六月。)--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今
今jīn現在,現代,跟"古"相對:~時。~日。~年。從~天起。古為~用。~昔對比。~非昔比。
朔字 起名用字參考
朔:本義:農曆每月初一。也指北方。(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680次)
朔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290,第07捲上,月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505第16
朔字的解釋
朔
(會意。從月,從逆,逆亦聲。本義:農曆每月初一)
同本義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朔,月一日始蘇也。--《說文》。按,凡月與日同經度不同緯度則為合朔,同經度又同緯度即為日蝕。計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釋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時篇》
朔月奠。--《儀禮·士喪禮》。註:「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詩·小雅·十月之交》
初,薙發令下,諸生許用德者以閏六月朔,縣明太祖御容明倫堂,率眾拜且苦。--清·邵長蘅《閻典史傳》
又如:朔參官(能在朔日朝參的官員);朔望之禮(指初一、十五到祀堂
朔shuo
⒈夏歷每月初一:十月~。初一謂之~。
⒉北:~方。~風吹。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夏今朔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夏今朔算命,夏今朔名字測試,測名字夏今朔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夏今朔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