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繁體:夏 拼音:xià 五行:火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出外吉祥,小心愛情厄,多才賢能,秀氣溫和,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芬】 繁體:芬 拼音:fēn 五行:木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帶刀厄,幼年辛苦,少年艱難,中年吉祥,清雅伶俐,短壽之字。 (吉)
【斫】 繁體:斫 拼音:zhuó 五行:木 筆劃:9 姓名學解釋:多刑克,損丁破財,病弱短壽,困苦一生,終生不幸。 (吉)
夏字 起名用字參考
夏: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夏天;中國的古稱;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3270次)
夏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54,第05卷下,綏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頁245第12
夏字的解釋
夏
(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頁,人頭。臼,兩手,,兩足。合起來像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
夏,中國之人也。--《說文》。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
泛指中國 [China]
蠻夷猾夏。--《書·舜典》。孔傳:「夏,華夏。」
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註:「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
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註:「與諸夏同風。」
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
夏xia
⒈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天。~種。
⒉中國的古稱:華~。
⒊朝代名。夏朝,約在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夏歷]又叫"陰曆"、"農曆"、"舊歷"。此曆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立的。
────────────────—
夏jiǎ 1.木名。亦作"檟"﹑榎。參見夏楚。
芬字 起名用字參考
芬:芬字原指花草的香氣,也寓指美名遠揚,千載留名。此外,芬字有時還表示同、音字「紛」的意思,指眾多。由於芬字的主要含義與花草、香氣有關,因此也常用在女名中。(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4370次)
芬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237,第01卷下,屮部第5字 [康熙字典]:頁1020第13
芬字的解釋
芬〈名〉
(會意。從艸,從分,分亦聲。本義:香氣)
同本義 [fragrance]
芬,草初生其香分佈也。--《說文》
芬,芬香也。--《廣雅》
天地之行分、苦味也。--《春秋繁露》
苾苾芬芬。--《詩·小雅·信南山》
芬馥肸蠁。--左思《吳都賦》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楚辭·離騷》
又如:芬苾(芳香);芬烈(香氣鬱烈);芬郁(香氣濃郁;亦謂芳香和腐臭)。使感到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特別好聞的香氣 [aroma]
流芬賦采,風靡雲旋。--潘岳《芙蓉賦》
比喻
芬fēn
⒈香,香氣:~芳。〈喻〉美名:揚~千載之上。
⒉通"fenh紛"。眾多的樣子:~哉茫茫。
斫字 起名用字參考
斫:大鋤。(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0次)
斫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428,第14捲上,斤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479第15
斫字的解釋
斫
(形聲。從斤,石聲。斤,斧屬。本義:斧刃)
同本義 [edge (of an axe)]
斧以金為斫。--《墨子》
大鋤 [big hoe]
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如前法。--《齊民要術》
斫
用刀、斧等砍劈 [hack with a knife or an axe]
因拔刀斫前奏案。--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斫而為琴,弦而鼓之。--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斫直、刪密、鋤正。--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揮刀奮斫所當無不披靡。(奮斫:盡力砍殺)--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斫旗(砍倒彩旗);斫柴(砍柴);斫柴
斫(斲)zhuo砍,削:~削。~木。~輪老手(斫木製造車輪的老工人。〈喻〉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人)。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夏芬斫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夏芬斫算命,夏芬斫名字測試,測名字夏芬斫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夏芬斫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