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繁體:宋 拼音:sòng 五行:金 筆劃:7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智勇雙全,中年奔波,晚年隆昌。 (吉)
【酈】 繁體:酈 拼音:lì 五行:火 筆劃:26 姓名學解釋:秀氣伶俐,天生聰穎,溫和賢淑,出國之字,成功隆昌。 (吉)
【栗】 繁體:栗 拼音:lì 五行:木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秀氣巧妙,多才清雅,中年勞或奔波,晚年吉祥。 (吉)
宋字 起名用字參考
宋:朝代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760次)
宋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598,第07卷下,部第67字 [康熙字典]:頁282第12
宋字的解釋
宋
(會意。從,從木。表示房屋周圍有樹木。本義:定居) 同本義 [settle down]
宋,居也。--《說文》。段玉裁註:「此義未見經傳,名子者不以國,而魯定公名宋,則必取其本義也。」
鄭公子宋字子公。--《左傳·宣公四年》
宋
周代諸侯國名 [Song state]
桓帝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三國演義》
吾在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子姓。周武王滅商後,封商王紂子武庚於商舊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時,武庚叛亂,被殺,又以其地與紂的庶兄微子啟,號宋公,為宋國。戰國初年曾遷都彭城(今徐州)。公元前286
宋song
⒈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一帶。
⒉朝代名:
1南朝(~、齊、梁、陳)之一,公元420-479年。第一代君主是劉裕。
2宋朝(北宋、南宋),公元960-1279年。第一代君主是趙匡胤。
⒊宋刊本或細明體字:影~。仿~字。
酈字 起名用字參考
酈: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80次)
酈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72第10
酈字的解釋
酈
姓
酈道元
[Li Daoyuan] (約466-527) 中國北朝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涿(今河北省涿縣)人。撰《水經注》一書,闡述《水經》中1000多條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風土景物,並訂正《水經》中的謬誤。酈元就是酈道元。古人為行文方便(如讀起來順口),有時略去姓名中的一個字,如稱司馬遷為「司遷」等
酈(酈)li姓。
────────────────—
酈li 1.春秋時魯地名。
────────────────—
酈zhi 1.古縣名。秦置。故地在今河南南陽西北。
栗字 起名用字參考
栗: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堅實,供建築和製器具用;樹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350次)
栗字出處:[康熙字典]:頁522第05
栗字的解釋
栗〈名〉
(會意。甲骨文象結了果實的栗樹形。本義:木名。果實也稱栗,可食)
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堅實,供建築和製器具用;樹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葉子可喂柞蠶 [Chinese chestnut;hairy chestnut]
栗,栗木也。--《說文》
樹之榛栗。--《詩·鄘風·定之方中》
練主用栗。--《公羊傳·文公二年》
哀公同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論語》
又如:栗主(用栗木做成的神牌位);栗跗(栗花)
任一種栗屬的喬木或灌木結的可食的甜味堅果 [chestnut]
果至於梨栗棗之類。--宋·司馬光
栗(
⒉慄)li
⒈落葉喬木。果實叫"栗子",也叫"板栗"。果仁味甜,生吃熟吃均可。果皮和果實的斗殼可制栲膠,供鞣皮和染色用。葉可喂柞蠶。木材堅硬,供建築、作枕木或製器具等用。
⒉因害怕或寒冷而發抖:戰~。凜~。不寒而~。
────────────────—
栗lie 1.剖析,裂開。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宋酈栗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宋酈栗算命,宋酈栗名字測試,測名字宋酈栗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宋酈栗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