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繁體:崔 拼音:cuī 五行:木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理智充足,中年勞苦,晚年吉祥。 (吉)
【隰】 繁體:隰 拼音:xí 五行:金 筆劃:22 姓名學解釋: (凶)
【鎧】 繁體:鎧 拼音:kǎi 五行:金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精明公正,精誠多才,中年成功隆昌,官運旺,出國之字。 (吉)
崔字 起名用字參考
崔:本義:高大。(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20次)
崔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5869,第09卷下,山部第53字 [康熙字典]:頁314第06
崔字的解釋
崔
(形聲。從山,隹聲。本義:高大)
同本義 [towering]
崔,大高也。--《說文》
南山崔崔。--《詩·齊風·南山》
大山崔,百卉殖。--《樂府詩集》
又如:崔巍(高峻雄偉);崔崔(高大的樣子)
蹉跎 [waste time]。如:崔頹(凋敗,指光陰虛度)
崔
春秋時齊國邑名,在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北 [Cui county]
成請老於崔,崔子許之。--《左傳》
姓。如:崔鶯(即崔鶯鶯);崔張事(指《西廂記》所敘述的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
崔 cuī姓。
【崔顥】(-754)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著有《崔顥詩集》,其中《黃鶴樓》最有名。
【崔巍】(山、建築物)形體高大。
【崔嵬】
1有石頭的土山。
2高大。
隰字 起名用字參考
隰:低濕之地;〈古〉指新開發的田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次)
隰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594,第14卷下,阜部第27字 [康熙字典]:頁1362第12
隰字的解釋
隰
(形聲。阜:土山,與土地有關。本義:低濕之地)
{同本義}[swamps]
隰,阪下濕也。--《說文》
下濕曰隰。--《爾雅·釋地》。李註:「謂土地窊下常阻洳,名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公羊傳·昭公元年》
原隰底績。--《書·禹貢》
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周禮·大司徒》
牧隰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註:「隰皋,水崖下濕。」
平原之隰。--《管子·形勢》。註:「下澤也。」
丘隰水潦。--《淮南子·時則》
山有榛,隰有苓。--《詩·邶風·簡兮》
南
隰xi
⒈低濕之地。
⒉〈古〉指新開發的田地。
────────────────—
隰xie 1.人名用字。
鎧字 起名用字參考
鎧: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60次)
鎧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328第06
鎧字的解釋
鎧
(形聲。從金,豈聲。本義: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同本義(用金屬薄片綴成) [armor]
鎧,甲也。--《說文》。段註:「古曰甲,漢人曰鎧。」
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周禮·考士記》疏
禁民不得挾弩鎧。--《漢書·王莽傳》
其鎧冑精良。--《新唐書·吐蕃傳》
鎧冑皆鑌鐵。--《閻典史傳》
又如:鎧馬(鎧甲和戰馬。披有鎧甲的戰馬。也稱「鐵馬」);鎧騎(穿鎧甲的騎兵);鎧冑(鎧甲和頭盔);鎧襖(鎧甲袍襖)
鎧甲
[armor] 中世紀通常在戰鬥中穿戴的金屬護身服
鎧衣
[acton] 中世紀穿在鎧甲裡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種有鋼甲的衣服
鎧(鎧)kǎi〈古〉打仗時穿的一種護身戰衣,上面綴有金屬片:~甲。鐵~。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崔隰鎧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崔隰鎧算命,崔隰鎧名字測試,測名字崔隰鎧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崔隰鎧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