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繁體:巴 拼音:bā 五行:水 筆劃:4 姓名學解釋:幼年多災,中年勞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吉)
【乙】 繁體:乙 拼音:yǐ 五行:土 筆劃:1 姓名學解釋:孤獨,幼年多災,中年成功,離祖大吉,出外貴人現,環境良好。 (吉)
【檑】 繁體:檑 拼音:léi 五行:木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凶)
巴字 起名用字參考
巴:本義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40次)
巴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7第01
巴字的解釋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
乙字 起名用字參考
乙: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450次)
乙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691,第14卷下,乙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83第15
乙字的解釋
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義: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
同本義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說文》
乙者,物蕃屈有節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陸機《文賦》。註:「抽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為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史記·律書》
又如:乙乙(難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
乙
天干的第二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禮記·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
⒊打鉤 (〈表〉看書已看到該處,或某處文字有顛倒、脫落等)。
檑字 起名用字參考
檑:滾木,古代守城用的大圓木頭,從城上推下打擊攻城的人 。(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20次)
檑字出處:[康熙字典]:頁556第28
檑字的解釋
檑〈名〉
滾木,古代守城用的大圓木頭,從城上推下打擊攻城的人 [wooden beams used against enemy attack]
立戰棚,具炮檑,造器備。--《資治通鑒》。胡三省註:「檑,檑木也。自城上下之以壓敵。」
檑木
[wooden beams swinging from city wall to attack the enemy below] 古代作戰時從高處滾下以打擊敵人的大塊木頭
檑lei滾木,圓柱形的大木頭。〈古〉作戰時從城上推下去打擊攻城的人。
────────────────—
檑lei 1.檑木。古代作戰時從高處推下打擊敵人的殺傷物。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巴乙檑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巴乙檑算命,巴乙檑名字測試,測名字巴乙檑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巴乙檑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