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繁體:巴 拼音:bā 五行:水 筆劃:4 姓名學解釋:幼年多災,中年勞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吉)
【怡】 繁體:怡 拼音:yí 五行:土 筆劃:9 姓名學解釋:刑偶傷子,清雅秀氣,溫和賢淑,中年有災,晚年吉祥。 (吉)
【念】 繁體:念 拼音:niàn 五行:火 筆劃:8 姓名學解釋:出外大吉,貴人明現,中年成功隆昌,晚年憂心勞神。 (吉)

巴字 起名用字參考
巴:本義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40次)
巴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7第01
巴字的解釋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

怡字 起名用字參考
怡:恰字的原義是安適愉快,常見成語「心曠神怡」即有此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7450次)
怡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709,第10卷下,心部第42字 [康熙字典]:頁381第16
怡字的解釋
怡
(形聲。從心,台聲。本義:和悅的樣子)
同本義 [cheerful;happy]
怡,和也。--《說文》
公乃為詩以怡王。--《書·金傳》。鄭註:「悅也。」
下氣怡色。--《禮記·內則》。註:「悅也。」
有慶未嘗不怡。--《國語·周語》
[親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國語》
怡然自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心曠神怡。--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怡心(和悅心情);怡目(悅目);怡怡(怡悅神情);怡情(怡悅心情);怡魂(使精神愉快);怡養(和樂);怡聲(猶柔聲);怡顏(和悅的容顏);怡寧(安寧)
喜樂的,使人心神感官愉快的 [
怡yi和悅,愉快:心曠神~。~情悅性。~然自得。

念字 起名用字參考
念:意為想念、思念,掛念。(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450次)
念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684,第10卷下,心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378第21
念字的解釋
念〈動〉
(形聲。從心,今聲。本義: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義 [miss]
念,常思也。--《說文》
天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詩·邶風·谷風》
不念舊惡。--《論語》
念悲其遠。--《戰國策·趙策》
念鬼。--《史記·陳涉世家》
念母勞家裡。--《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實。--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因念黃山當平生奇覽,而有奇若此。--《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念誦(念叨);念恤(掛念憂慮);念舊(不忘故舊);念思(懷念);念想(想念);念一(思念大道);念戀(思念愛戀)
思考, 考慮 [
念nian
⒈惦記,常思常想:惦~。思~。懷~。
⒉想法:~頭。克服私心雜~。
⒊同唸。
⒋"廿"的大寫。
────────────────—
念dian 1.見"念?"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巴怡念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巴怡念算命,巴怡念名字測試,測名字巴怡念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巴怡念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