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繁體:巴 拼音:bā 五行:水 筆劃:4 姓名學解釋:幼年多災,中年勞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吉)
【貽】 繁體: 拼音:yí 五行:土 筆劃:12 姓名學解釋:一生安穩守己,福祿雙收,中年吉祥,晚年隆昌,環境良好。 (吉)
【惟】 繁體:惟 拼音:wéi 五行:土 筆劃:12 姓名學解釋:溫和賢能,多才伶俐,中年勞神,晚年吉昌。 (凶)

巴字 起名用字參考
巴:本義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40次)
巴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7第01
巴字的解釋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

貽字 起名用字參考
貽:贈給,送給;遺留。(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600次)
貽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13第21
貽字的解釋
貽
(形聲。從貝,台聲。從「貝」,與財富有關。本義:贈送)
同本義 [present]
貽我彤管。--《詩·邶風·靜女》
美人之貽。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唐·韓愈《師說》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明·魏學洢《核舟記》
古經傳中詒、貽見互。清·鄭珍說「貽」字皆漢後所改。如:貽餉(留贈);貽贈(饋贈,贈送)
遺留 [leave behind;bequeath]
貽我來牟。--《詩·周頌·思文》
坐貽聾瞽。--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貽累(連累);貽笑(詒笑。被人譏笑);貽謀(留下的主意);貽厥(貽:留;厥:其);貽燕(給後世子孫留下
貽yi
⒈贈給,送給:~人。
⒉遺留:~害。~誤。自~伊戚(伊:是,此。戚:憂愁。〈喻〉自尋煩惱)。

惟字 起名用字參考
惟:本義是指思考,思念,如《說文》:惟,凡思也。後引申指聽從,隨從,如劉獻廷《廣陽雜記》:大國苟不以為然也,則亦惟命耳。(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670次)
惟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726,第10卷下,心部第59字 [康熙字典]:頁391第17
惟字的解釋
惟
(形聲。從心,隹聲。本義:思考;思念)
同本義 [think]
惟,凡思也。--《說文》
臣竊惟事勢。--賈誼《治安策》
吾惟之,堅子固不足遣。--《漢書·張良傳》
又如:惟思(思慮);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慮)
為,是 [be]
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書·益稷》
不變惟何。--[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有 [have]
相亦惟終。--《禮記》
聽從,隨從 [obey]
大國苟不以為然也,則亦惟命耳。--劉獻廷《廣陽雜記》
又如:惟惟(聽從順服的樣子)
願,希望 [hope]
若草庵見毀一節,成功之後,萬惟留心。--《英烈傳》
又如
惟wei
⒈思,考慮:思~(也作"思維")。
⒉獨,只,只有:~一。~有。~恐浪費時間。
⒊但是,只是:雨雖停,~風未止。
⒋文言助詞。多用於句首,也用於句中:~二月既望。行之~艱。
────────────────—
惟wěi 1.見"惟惟"。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巴貽惟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巴貽惟算命,巴貽惟名字測試,測名字巴貽惟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巴貽惟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