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繁體:杜 拼音:dù 五行:木 筆劃:7 姓名學解釋: (吉)
【源】 繁體:源 拼音:yuán 五行:水 筆劃:14 姓名學解釋:清雅榮貴,智勇雙全,財官兩旺,一門興旺,富貴之字。 (吉)
【村】 繁體:村 拼音:cūn 五行:木 筆劃:7 姓名學解釋:憂心勞神,奔波勞苦,中年吉祥多病,晚年勞神多厄。 (吉)
杜字 起名用字參考
杜:本義指杜梨,棠梨,一種木本植物。作動詞指堵塞,封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030次)
杜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414,第06捲上,木部第21字 [康熙字典]:頁512第09
杜字的解釋
杜
(形聲。從木,土聲。本義:杜梨,棠梨,一種木本植物)
同本義 [birch-leaf pear]
杜,甘棠也。--《說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樹大者插五枝。--《齊民要術》
姓
杜
堵塞 [stop]
杜,塞也。--《小爾雅·廣詁》
犯令陵政則杜之。--《周禮·大司馬》。註:「杜塞使不得與鄰國交通。」
又如:杜耳惡聞(塞住耳朵不願聽);杜隔(阻塞隔離);杜閉(堵塞,關閉);杜禁(堵塞)
關門,封閉 [close]。
杜乃護王。--《書·費誓》。註:「閉也。」
犯令陵政則杜之。--《周禮·夏官·大司馬》
強公室,杜私門。--《史記·李斯列
源字 起名用字參考
源:原字仿本義是指水流開始的地方。後引申指事物的來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25790次)
源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39第16
源字的解釋
源〈名〉
(形聲。從水,原聲。「原」有表義作用,指水源。本義: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義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禮記·學記》
祈祀山川百源。--《禮記·月令》
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禮記·禮樂志》
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源委(指水的發源和歸宿。引申為事情的本末和底細);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來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啟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舊唐書·儒學傳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發生的根源)
源yuan
⒈水流開始流出的地方:泉~。河~。涓涓~水。飲水思~。
⒉事物的開始,根由:起~。病~。萬物之~。
⒊[源源]〈喻〉連續不斷:~ ~不絕。
村字 起名用字參考
村:意指村莊,鄉村,鄉下。(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520次)
村字出處:[康熙字典]:頁511第17
村字的解釋
村
(形聲。從邑,屯聲。本義:村莊)
同本義 [village;hamlet]
村,地名。--《說文》。徐鉉曰:「今俗作村。」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陶潛《桃花源記》
僵臥孤村不自哀。--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環村居者皆獵戶。--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村坊(村莊);村疃(村莊);村上(村子裡);村井(村莊);村公(村中長者);村老(村中父老);村戍(村裡守衛之所);村垣(村莊圍牆)。又指農村基層組織。如:村正(村司、村吏、村胥,都指村長);村伍(村戶);村邑(村鎮。引申指故里);村郭(村鎮);村范(村規)
鄉村,鄉下,農村 [country
村 cūn
1村莊。
2粗野:~野。
【村民委員會】中國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置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村塾】舊時農村中的私塾。又叫村學。
【村野】
1鄉村和田野。
2性情粗魯。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杜源村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杜源村算命,杜源村名字測試,測名字杜源村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杜源村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