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繁體:束 拼音:shù 五行:金 筆劃:7 姓名學解釋:刑偶傷子,二子吉祥,中年吉慶幸福,晚年勞神。 (吉)
【治】 繁體:治 拼音:zhì 五行:水 筆劃:9 姓名學解釋:清雅榮貴,多才多能,中年成功隆昌,女人薄倖多災,再嫁之字。 (吉)
【聳】 繁體:聳 拼音:sǒng 五行:金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清雅多才,溫和賢能,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束字 起名用字參考
束:捆綁。控制,加以限制。也指量詞。(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10次)
束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879,第06卷下,束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12第12
束字的解釋
束
(會意。從囗木。在木上加圈,像用繩索把木柴捆起來。本義:捆綁)
同本義 [bind;tie]
束,縛也。--《說文》
束帛戔戔。--《易·賁》。子夏傳:「五匹為束。」
束帛儷皮。--《儀禮·士冠禮》。註:「十端也。」
賄荀偃束錦。--《左傳·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於朝。--《周禮·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論語》
牆有茨,不可束也。--《詩·鄘風·牆有茨》
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束刃(捆紮兵器);束芻(捆成一束的乾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u
⒈系,綁,捆:~帶。~手。~縛。~之高閣。
⒉控制,加以限制:約~。拘~。整~。
⒊量詞。捆兒:兩~柴草。三~鮮花。
治字 起名用字參考
治:治字的含義主要是指管理、治理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1420次)
治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051,第11捲上,水部第106字 [康熙字典]:頁614第07
治字的解釋
治
(形聲。從水,台聲。1本義:水名。2引申義: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義 [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
昔禹治洪水。--酈道元《水經注》
民治渠。--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遂治別院,使夫婦成禮。--《聊齋誌異·小翠》
其後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雲。--《史記·孝武本紀》
又如:治酒(置辦酒食);治步(修整儀容,舉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裝);治行(治嚴。整理行裝);治繕(修繕);治茸(修繕)
治理;管理;統治 [administer;govern]
治國無法則亂。--《呂氏春秋·察今》
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
治zhi
⒈管理:~理。~家。抓綱~國。
⒉處理,懲處、醫療、研究等:~喪。處~。~罪。懲~。醫~。~病。~學。~世之道。
⒊整理,修整:~裝。~山。~水。~淮。整~。
⒋太平,安定,跟"亂"相對:國~。天下大~。
⒌消滅病蟲害:~蟲。~蝗。
⒍〈古〉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州~。府~。
⒎[治安]社會的秩序:~安法規。
⒏[治本]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⒐[治標]對表面的或顯露在外的毛病給予應急的處理。
────────────────—
治yi 1.古水名。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內的桑干河。下游東流入渤海。參閱《漢書.地理志下》。
聳字 起名用字參考
聳:高起,直立。也有驚動,震動的意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90次)
聳字出處:[康熙字典]:頁966第01
聳字的解釋
聳
(形聲。從耳,從聲。本義:耳聾) 同本義 [deaf]
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馬融《廣成頌》
聳,聾也…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間謂之聳。荊陽之間及山之東西雙聾者謂之聳。--《方言》。郭璞註:「言無所聞常聳耳也。」
又如:聳昧(既聾又瞎。即昏瞶)
聳
高起;矗立 [shoot high up;lofty;towering]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上聳千尺。--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聳人瞻仰(眾人聳立瞻仰);聳秀(高聳秀麗);聳出(高聳突出);聳耳(高起的耳朵;豎起耳朵);聳然(高聳貌);聳峭(高聳陡峭);聳突(高聳突起);聳干(高挺的樹幹);聳擢(高聳突出
聳(聳)sǒng
⒈高起,直立:高~。~立。~入雲霄。
⒉驚動,震動:~動。危言~聽。~人聽聞。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束治聳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束治聳算命,束治聳名字測試,測名字束治聳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束治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