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繁體:梁 拼音:liáng 五行:火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多才口快性剛,中年奔波,勞苦,晚年吉祥。 (吉)
【唏】 繁體:唏 拼音:xī 五行:金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 (凶)
【諾】 繁體:諾 拼音:nuò 五行:火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 (吉)
梁字 起名用字參考
梁:支撐屋頂的橫木。也指物體中間高起成條狀的部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6950次)
梁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766,第06捲上,木部第373字 [康熙字典]:頁528第01
梁字的解釋
梁
(會意。從木,從水,創聲。從「木」從「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橋。本義:水橋)
同本義 [bridge]
梁,水橋也。--《說文》
梁麗可以沖城。--《莊子·秋水》。司馬註:「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傳·莊公四年》
謹關梁。--《禮記·月令》
十一月輿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國語·周語》
津梁之上。--《國語·晉語》
造橋為梁,不顯其光。--《詩·大雅·大明》
茲鄭子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澤無舟梁。--《莊子》
又如:河梁(橋,又借指送別之地);津梁(渡和橋樑);橋樑(橋);梁
梁(
⒈樑)liang
⒈支撐屋頂的橫木:屋~。棟~。
⒉橋:石~。架橋~。
⒊物體中間高起成條狀的部分:山~子。鼻~兒。
⒋物品上面便於提攜的弓形物:水壺~子。抓穩菜籃子的提~兒。
⒌朝代名:
1南朝(宋、齊、~、陳)之一,公元502-557年。第一代君主是肖衍。
2五代(~、唐、晉、漢、周)之一,又稱"後梁",公元907-923年。第一代君主是朱溫。
唏字 起名用字參考
唏:發笑。(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30次)
唏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849,第02捲上,口部第71字 [康熙字典]:頁192第10
唏字的解釋
唏
發笑 [laugh]
誇父揶揄愚公唏。--陳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韻》
又如:唏唏(笑聲)
哀歎 [sigh]
紂為象箸而箕子唏。--《淮南子》
女仰天而唏。--蘇曼殊《天涯紅淚記》
唏xī
⒈歎息聲。
⒉[唏噓][欷歔]抽咽聲,哭泣時發出的急促呼吸聲。
諾字 起名用字參考
諾:意為應諾、允許、同意、承諾。可起企業名如:金泰諾、金雨諾。(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780次)
諾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諾字的解釋
諾
(形聲。從言,若聲。本義:表示)
同本義(一般用於上對下、尊對卑或平輩之間,卑對尊用「謹諾」 [yes])
諾,應也。--《說文》。按,應詞也。緩應曰諾,疾應曰唯。
莫敢不諾。--《詩·魯頌·閟宮》
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戰國策·趙策四》
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
又如:諾諾(連聲應諾);諾唯(應諾);諾許(許諾;應允)
古時批字於公文之尾,表示許可叫「諾」,猶今簽字 [put 「okay」on a document]
是誰畫諾誰傳詔,一紙明貽萬國羞!--清·黃遵憲《述聞》
諾貝爾
[Nobel,Alfred Bernhard] (
諾nuo
⒈答應,應允:~言。
⒉答應聲,〈表〉同意:~~連聲。唯唯~~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梁唏諾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梁唏諾算命,梁唏諾名字測試,測名字梁唏諾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梁唏諾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