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繁體:武 拼音:wǔ 五行:水 筆劃:8 姓名學解釋:吉凶分明,吉則成功隆昌,凶則病弱短壽,刑偶傷子,多災難。 (吉)
【編】 繁體:編 拼音:biān 五行:水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秀氣伶俐,多才賢能,中年勞,或潦倒,晚年吉祥。 (吉)
武字 起名用字參考
武:武字的本義是抬腳印以及半步高的距離,後來也指勇猛、剛健、威武有力,以及與「文」相對的、與武力或軍事有關的東西。作人名用時,主要是採用它的勇武、剛健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7820次)
武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352,第12卷下,戈部第23字 [康熙字典]:頁575第09
武字的解釋
武
(會意。從止,從戈。據甲骨文,人持戈行進,表示要動武。本義:勇猛;猛烈) 同本義 [valiant]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為於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詩·鄭風·羔裘》
誠既勇兮又以武。--《楚辭·九歌·國殤》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權勢;力量強大);武色(兇猛的神色);武車(威猛的兵車);武健(勇武剛健);武斷鄉曲(以威勢主斷曲直)
武
指干戈軍旅之事 [military]
德不厚而行武。--《韓非子·五蠹》
用武之國。--《三國誌
武wǔ
⒈關於軍事或技擊的,跟"文"相對:~將。~裝。~器。~藝。~術。
⒉搏鬥,毆打:~鬥。動~。
⒊勇猛,勇敢:英~。威~。
⒋半步。〈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不過步~尺寸之間。
⒌[武斷]憑主觀臆想強橫作出判斷:他太~斷。
編字 起名用字參考
編:指按一定的順序組織排列,也有捏造,編輯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90次)
編字出處:[康熙字典]:頁944第25
編字的解釋
編
(形聲。從糸),扁聲。本義:順次排列,編結在一起)
同本義 [put in order]
編,次簡也。--《說文》
以繩次物曰編。--《聲類》
春秋編年,四時具而後為年。--《谷梁傳·桓公元年》
且請編之於令,永為國典。--柳宗元《駁復仇議》
又如:編號;編組;編隊;編戶(編入戶籍的普通人家);編民(編入戶籍的平民);編人(戶籍編制之內的貧民。也稱編民);編次(按順序編排);編蒲(編訂蒲葉使成冊,以為書寫之用)
交織,編結 [weave;plait]
編結沮。--《四子講德論》。顏註:「猶編發也。」
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紅樓夢》
編輯;創作 [
編 biān
1把細長條狀物交叉地組織起來:~花籃。
2按一定的順序組織排列:~號、~班。
3編輯:~雜誌。~創作(歌本、劇本等):~劇本。
5捏造:~造謊言。
6成本的書:人手一~。
7書籍按內容劃分的單位:上~、下~。
【編隊】
1將人群或運輸工具等編成一定的隊形。
2在海軍中,指兩艘以上艦艇組成的戰術(戰役)單位。
3在空軍中,指由相互間保持規定距離、間隔、高度差的若幹架飛機(分隊)組成的戰鬥集體。
【編戶】編入戶籍的平民。中國古代自商鞅變法開始,歷代均把平民編入政府戶籍,稱編戶。
【編年體】我國史書的一種體裁,按年、月、日記錄歷史事件。如《資治通鑒》。
【編磬】古代打擊樂器。由16塊石製或玉製的磬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周代以來用於雅樂。
【編譯程序】能將源程序翻譯成等價的目標程序的程序。電子計算機一般只執行用它自己的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為了使用高級語言(如BASIC等)編寫的程序(即源程序)被機器執行,必須將它譯成機器語言程序。
【編譯員】帶有編輯性質的翻譯人員。
【編鐘】古代打擊樂器。把一系列銅製的鍾掛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狀大小不一,枚數也不相同。
【編撰】編輯;編寫。
【編纂】編輯(多指資料多、篇幅大的著作):~詞典、~名人錄。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武編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武編算命,武編名字測試,測名字武編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武編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