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 繁體:殳 拼音:shū 五行:金 筆劃:4 姓名學解釋: (凶)
【話】 繁體:話 拼音:huà 五行:土 筆劃:13 姓名學解釋:口快心直,多才賢能,福祿雙收,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喃】 繁體:喃 拼音:nán 五行:火 筆劃:12 姓名學解釋: (凶)
殳字 起名用字參考
殳:一種用竹或木製成的,起撞擊或前導作用的古代兵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0次)
殳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946,第03卷下,殳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84第17
殳字的解釋
殳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手持一種長柄勾頭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擊樂器,後成為兵器。本義:一種用竹或木製成的,起撞擊或前導作用的古代兵器)
同本義 [long pole]
殳,以杖殊人也。--《說文》。段註:「杖者,殳用積竹而無刃」。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殊,斷也。」
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周禮》
授旅賁殳。--《周禮·司戈盾》
執殳而立於道左。--《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詩·衛風·伯兮》
又如:殳仗(古代宮廷中的一種儀仗)
秦書八體之一 [Shu style]。如:殳書(古代刻於兵器
殳shū〈古〉一種有稜無刃的竹製兵器。
話字 起名用字參考
話:本義:言語。說,談論。(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30次)
話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話字的解釋
話
(形聲。從言,舌聲。本義:言語)
同本義 [word;remark]
話,合會善言也。--《說文》
著之話言。--《左傳·文公六年》
不知話言。--《左傳·文公十八年》
告之話言。--《左傳·襄公元年》
出話不然。--《詩·大雅·板》
悅親戚之情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心誠之話。--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話言(話語);話差(言語糾葛;爭吵);話白兒(閒話);話布口袋(比喻一肚子的話)
話題 [subject (of talk)]。如:話碴(話題;話頭);不在話下
話本;故事 [story]。如:話名(話本的題目)
授意表達的言詞 [message]。如:
話hua
⒈語言:講~。普通~。
⒉說,談:~別離。茶~會。~不投機。
⒊[話本]說書的底本,宋以來指民間口頭文學。
⒋[話劇]以對話和動作為主要表演的一種戲劇。
⒌[話柄]話把兒。指被人用來當作談笑資料或借口的言論或行為。
喃字 起名用字參考
喃:輕到幾乎聽不見的說話聲。(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80次)
喃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97第17
喃字的解釋
喃〈語氣〉
(形聲。從口,南聲。本義:低語聲。如:喃喃細語)
語氣詞,相當於「呢」 [used at the end of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如:今天不去,以後又如何喃?
動詞。品嚐 [taste]
我見他早時兩過撾去,喃了好些。--《金瓶梅》
喃喃
[murmur] 不停地小聲地說話或讀書聲
喃喃細語
[murmur] 形容小聲說話
乃向西北奮頭,喃喃細語。--《北史·隋·房陵王勇傳》
亦作「呢喃細語」
喃喃低語
[mutter] 輕到幾乎聽不見的說話聲
聽眾的喃喃低語
喃喃自語
[drone] 以持續的單調而無聊的腔調說話
他雙目緊閉,點著腦袋,不停地喃喃自語
喃nan [喃喃]
1小聲嘮叨:~ ~細語。
2燕語聲。
────────────────—
喃nǎn 1.往口中塞;吃。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殳話喃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殳話喃算命,殳話喃名字測試,測名字殳話喃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殳話喃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