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繁體:班 拼音:bān 五行:水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溫和賢能,懷才不遇,中年勞,晚年吉祥,欠子之字。 (吉)
【灑】 繁體:灑 拼音:sǎ 五行:水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多才巧智,英俊佳人,中年成功隆昌,出國之格,榮貴之字。 (吉)
【脫】 繁體:脱 拼音:tuō 五行:火 筆劃:13 姓名學解釋:奔波勞苦,身弱多病,中年勞苦,晚年吉祥。 (凶)

班字 起名用字參考
班:指工作或學習的組織。也指有固定線路並定時開行的,如夜班。此外還指調回或調動(軍隊),如班師回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60次)
班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222,第01捲上,玨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731第19
班字的解釋
班
(會意。從玨,從刀。金文,中間是刀,左右是玉。像用刀割玉。本義: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質的信物,中分為二,各執其一以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說文》
班瑞於群後。--《書·舜典》
又如:班瑞(頒還瑞玉;頒賜祥瑞)
分開;離群 [separate;part]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馬
賞賜;分給 [reward]
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於諸侯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揚符賞(頒布相應的賞賜);班授(頒發授予);班散(分給);班賜(頒賜;分賞)
分佈;鋪開 [distribute;spread]
遇
班 bān
1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級。
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夜~。
3軍隊的基層單位,在之下。
4舊時用於劇團的名稱:徽~。
5量詞:這~老同志不服輸、搭下一~飛機。
6有固定線路並定時開行的:~車、~機。
7調回或調動(軍隊):~師回朝。
8姓。
【班禪】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的兩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魯派領袖羅桑卻吉堅贊始稱班禪(班禪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禪五世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正式確定了其地位。此後歷世班禪活佛轉世必須經中央政府冊封。至今已傳10世。又叫班禪額爾德尼。例任後藏扎什倫布寺住持。
【班禪額爾德尼】見【班禪】。
【班禪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魯派(黃教)首領。本名羅桑卻吉堅贊。後藏人。13歲時在日喀則附近溫貢寺出家。天啟二年(1622)成為達賴五世之師。倡議聯合蒙古和碩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順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贈以尊號,是班禪活佛系統獲得名號的開始。後死於扎什倫布寺。
【班超】(32-102)東漢名將。字仲升。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區)。攻殺匈奴派駐鄯善的官員,平定莎車等地貴族叛亂,擊退匈奴的反撲和月氏的進攻,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和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護。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陽。
【班房】
1舊時衙門裡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2監獄;拘留所。
3教室。
【班固】(32-92)東漢史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明帝在位時為蘭台令史,後為典校秘書。歷時20餘年,撰成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和帝永元元年(89),因竇憲擅權案株連,獲罪,死於獄中。著述另有《班蘭台集》、《白虎通義》。與司馬遷並稱為(或馬班)。
【班聯會】學生會。
【班門弄斧】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門前賣弄本領。班:魯班,春秋時魯國有名的木匠。
【班師】調回打仗的軍隊。也指軍隊勝利歸來。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時的一種土地賦稅制度。646年在全國推行。主要內容是:政府對6歲以上平民,每6年班給口分田一次,受田農民須向國家繳納租、庸、調賦稅。
────────────────—
班bian 1.區別,辨別。 2.治理。 3.周遍。

灑字 起名用字參考
灑:意為灑脫,瀟灑。(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60次)
灑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360,第11捲上,水部第415字 [康熙字典]:頁620第05
灑字的解釋
灑
(形聲。從水,西聲。本義:把水散佈在地上)
同本義 [splash;ched;sprinkle]
灑,滌水也。古文以為灑掃言。--《說文》
灑,濯也。--《字林》
一灑之者也。--《孟子》
灑掃室堂及庭。--《禮記·內則》
又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灑削(灑水以磨刀);灑潑(胡亂揮霍);掃地先灑些水;灑酒(把酒澆灑在地上);灑削(灑水磨刀)
東西散落 [drop;spill;scatter;litter]
以灰灑毒之。--《周禮·赤犮氏》
掌五寢之掃除糞灑之事。--《周禮·隸僕》
弗灑弗掃。--《詩·唐風·山有樞》
父生不得供備灑埽之臣。--《國語·晉語》
茅飛
灑(灑)sǎ
⒈液體散落:先~水,後掃地。酒~了。
⒉東西散落:米~到地上了。
⒊[洒家]宋、元時的方言。相當於"我"、"咱"。
⒋[灑脫]說話、舉止自然,不拘束。
────────────────—
灑shī 1.通"釃"。疏導分散水流。 2.雕文貌。
────────────────—
灑li 1.見"淋灑"。
────────────────—
灑xǐ 1.洗滌;洗雪。
────────────────—
灑cuǐ 1.高峻貌。《詩.邶風.新台》:"新台有灑,河水浼浼。"毛傳:"灑,高峻也。"一說鮮明貌。見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邶風.新台》。一說潔靜貌,音洗。見宋王觀國《學林》。
────────────────—
灑xiǎn 1.寒慄貌。參見"灑灑"﹑"洒淅"。 2.肅敬貌。參見"灑如"﹑"洒然"。 3.整齊貌。參見"洒然"。
────────────────—
灑sěn 1.驚異貌。參見"洒然"。

脫字 起名用字參考
脫:離開,落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0次)
脫字出處:[康熙字典]:頁985第11
脫字的解釋
脫〈動〉
(形聲。從肉,兌聲。本義:肉去皮骨)
同本義 [peel off]
脫,消肉臞也。--《說文》
肉去骨曰脫。--《爾雅》
肉曰脫之,魚曰作之,棗曰新之。--《禮記·內則》
其狀若脫。--《列子·天瑞》
筋骨盡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離;脫離 [separate oneself from]
則脫然愈。--《公羊傳·昭公十九年》。註:「疾除貌也。」
言脫於口。--《管子·霸形》
蠃蚌脫殼。--[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魚不可脫於深淵。--《韓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又如:脫禍(擺脫禍害);脫了干係;脫凡(脫離凡俗);
脫tuō
⒈離開,落掉:~離。~去。~落。~掉。~粒。~皮。~節。~身。~逃。
⒉遺漏:~誤。這兒~了兩個字。
⒊取下,去掉:~帽。~去外衣。
⒋說出,冒出:~口而出。~穎而出。
⒌[通脫] [通侻]放達,不拘小節。
────────────────—
脫tui 1.見"脫脫"。 2.同"蛻"。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班灑脫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班灑脫算命,班灑脫名字測試,測名字班灑脫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班灑脫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