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繁體:皮 拼音:pí 五行:水 筆劃:5 姓名學解釋:奔波勞苦,事勞無功,一生多災難,幸福之字。 (吉)
【烘】 繁體:烘 拼音:hōng 五行:火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性剛果斷,秀氣巧妙,多才有能,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凶)
【爐】 繁體:爐 拼音:lú 五行:火 筆劃:20 姓名學解釋:謀為出眾,福祿雙收,中年吉祥,刑偶傷子,晚年隆昌。 (吉)
皮字 起名用字參考
皮:金文字形上面是個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40次)
皮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978,第03卷下,皮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790第12
皮字的解釋
皮〈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個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用手剝獸皮)
同本義 [peel]
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說文》
皮,剝也。--《廣雅》
皮面抉眼。--《戰國策·韓策》
皮瓠以為蓄。--《釋名》
又如:皮面
酥脆的東西變韌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餅皮了
皮 〈名〉
獸皮 [hide]。帶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膚或動植物表面的一層組織 [skin]
孤執皮帛。--《周禮·大宗伯》。註:「虎豹皮。」
儷皮。--《儀禮·士昏禮》。注
皮pi
⒈動物或植物體表的組織:表~。~開肉綻。羊~。樹~。麥~。
⒉用皮製作的:~包。~大衣。
⒊表面,淺薄:~面。地~。浮~。
⒋包在外面的東西:包~。封~。
⒌薄片狀的東西:鐵~。豆腐~。海蜇~。
⒍韌性製成品,特指橡膠製成品:~糖。~球。~筋。橡~。
⒎淘氣,不老實:頑~。
烘字 起名用字參考
烘:意指烤乾、烤熱或向火取暖,也有襯,渲染之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40次)
烘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422,第10捲上,火部第43字 [康熙字典]:頁670第17
烘字的解釋
烘〈動〉
(形聲。從火,共聲。本義:燒,焚燒)
同本義 [burn]
烘,燎也。--《爾雅·釋言》
卬烘於歁。--《詩·小雅·白華》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類的眼病,俗稱「紅眼」);烘焰(光焰);烘騰騰(火旺盛貌)
烤乾;烤熱 [dry by fire;roast]。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雞
襯托;渲染 [set off by contrast]。如:烘暈(烘托)
映照 [shine upon]。如:烘明(通明);烘霽(霽光映照);烘晴(陽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用同「哄」。人同時發出聲音 [roar]。如:烘堂(眾人同時大笑);烘然(喧鬧貌)
烘hōng
⒈烤乾、烤熱或向火取暖:~衣服。~麵包。~火。
⒉襯,渲染:~托。~雲托月。
⒊迭用。〈表〉加強語氣:熱~ ~。鬧~ ~。
爐字 起名用字參考
爐:貯火的器具,作冶煉、烹飪、取暖等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420次)
爐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67第05
爐字的解釋
爐
(形聲。從火,盧聲。本義:貯火的器具,作冶煉、烹飪、取暖等用)
火爐[stove]
鑪,金鑪也。--《說文》
爐,火所居也。--《聲類》
邾莊公廢於鑪炭。--《左傳》
鑪橐埵坊。--《淮南子·齊俗》
奉熾爐,炭火盡赤紅。--《韓非子》
左手撫爐。--清·張潮《核舟記》
又
爐上有壺。
又
為爐,為壺。
即爐火燒絕。--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又如:爐鴨(放在火爐上燒烤出來的鴨子);爐餅(燒餅);爐的(蒸的);爐銚(煎藥或燒水用的器具);爐火(爐中之火);爐灰(燃料在爐內燃燒後所剩的粉狀物);爐匠(鐵匠)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土台
爐(爐、鑪)lu
⒈取暖、做飯、冶煉等用的供熱器具:手~。電磁~。煤氣~子。煉鋼~子。
⒉"鑪"另見rfum。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皮烘爐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皮烘爐算命,皮烘爐名字測試,測名字皮烘爐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皮烘爐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