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 繁體:禹 拼音:yǔ 五行:土 筆劃:9 姓名學解釋:刑克父母,天生聰明,有才無運,有傷子之厄,晚年吉祥。 (吉)
【鎧】 繁體:鎧 拼音:kǎi 五行:金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精明公正,精誠多才,中年成功隆昌,官運旺,出國之字。 (吉)
【綿】 繁體:綿 拼音:mián 五行:水 筆劃:14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榮貴,多才賢能,環境良好,女人秀氣賢淑,忌水厄。 (吉)
禹字 起名用字參考
禹:古代聖明君主的名字。傳說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他曾治理洪水。(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5600次)
禹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685,第14卷下,禸部第5字 [康熙字典]:頁848第02
禹字的解釋
禹〈名〉
(象形。小篆字形。本義:蟲名。《說文》:「蟲也。」一說為齲蟲) 遠古夏部落領袖[the reputed founder of the Xia Dynasty]。姒姓,名文命,鯀之子
禹、湯被之矣。(禹、湯(都)遭受過。傳說夏禹曾經遭到九年水災,商湯曾經遭到七年旱災。被,遭受。)-- 漢·賈誼《論積貯疏》
堯、舜、禹、湯…皆應運而生者。--《紅樓夢》
又如: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績);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後因稱中國的疆域為禹跡);禹啟(夏禹及其子啟);禹鼎(大禹鑄的銅鼎。象徵國家的命運,代表九州,代表中國)
禹域
[the Chinese territory] 中國的領土範圍
禹yǔ〈古〉人名。傳說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他曾治理洪水。
鎧字 起名用字參考
鎧: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860次)
鎧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328第06
鎧字的解釋
鎧
(形聲。從金,豈聲。本義: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同本義(用金屬薄片綴成) [armor]
鎧,甲也。--《說文》。段註:「古曰甲,漢人曰鎧。」
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周禮·考士記》疏
禁民不得挾弩鎧。--《漢書·王莽傳》
其鎧冑精良。--《新唐書·吐蕃傳》
鎧冑皆鑌鐵。--《閻典史傳》
又如:鎧馬(鎧甲和戰馬。披有鎧甲的戰馬。也稱「鐵馬」);鎧騎(穿鎧甲的騎兵);鎧冑(鎧甲和頭盔);鎧襖(鎧甲袍襖)
鎧甲
[armor] 中世紀通常在戰鬥中穿戴的金屬護身服
鎧衣
[acton] 中世紀穿在鎧甲裡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種有鋼甲的衣服
鎧(鎧)kǎi〈古〉打仗時穿的一種護身戰衣,上面綴有金屬片:~甲。鐵~。
綿字 起名用字參考
綿:綿字的本義是指絲綿。後又引申指延續、連續、纏繞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680次)
綿字出處:[康熙字典]:頁944第25
綿字的解釋
綿
(會意。從帛,從糸。本義:絲棉,精絲綿,新絲綿)
同義 [silk floss]
絳緹郊規啃趺唷(D-《急就篇》。顏註:「漬繭擘之,精者為綿,粗者為絮。今則謂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身衣布衣,木綿皁帳。--《資治通鑒》
吳綿軟如雲。--白居易《新制布裘》
又如:綿子(絲綿);綿衣(內裝絲綿的衣服);綿帛(絲綿絹帛的總稱);綿矩(加工絲綿的工具)
通「棉」 [cotton]。如:綿花(棉花);綿絮(指彈松的絲綿或棉花);綿絨(軋去棉籽尚未彈松的棉花)
絲絮狀物 [floc]
想見東郊攜手日,海棠如雪柳飛綿。--陸游《醉中懷眉山舊遊》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
綿(綿)mian
⒈蠶絲結成的片或團:絲~。
⒉薄弱,軟弱:~力。軟~ ~。~薄(又〈喻〉才能、力量薄弱)。
⒊連續不斷:~延。~地千里。
⒋[綿邈]時間久,距離遠:年代~邈。
⒌[綿密]思考、言行等周密細緻。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禹鎧綿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禹鎧綿算命,禹鎧綿名字測試,測名字禹鎧綿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禹鎧綿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