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繁體:符 拼音:fú 五行:木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刑偶傷子,清雅身瘦,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吉)
【耳】 繁體:耳 拼音:ěr 五行:火 筆劃:6 姓名學解釋:一生清雅伶俐,幼年辛苦,刑偶傷子,中年多災,晚年享福。 (凶)
符字 起名用字參考
符:本義指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的憑證。後引申為記號,標誌,相合,一致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00次)
符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2885,第05捲上,竹部第34字 [康熙字典]:頁880第18
符字的解釋
符〈名〉
(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本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
符信 [tally]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說文》。按,有銅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後乃以符代之。
門關用符節。--《周禮·掌節》。註:「如今官中諸官詔符也。」
若合符節。--《孟子》
封皇帝璽符節。--《漢書·高帝紀》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寶郎(古官名。即「符璽郎」,掌管皇帝八寶及國家的符節);符契(符券契約一類文書
符 fu
⒈〈古〉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的憑證。用金、玉、銅、木、竹等製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雙方各執一半,合起來以驗證真假:兵~。竊~救趙。
⒉記號,標誌:音~。標點~號。安全~號。
⒊相合,一致:完全~合。完全相~。
⒋道士、巫婆等搞迷信活動騙人錢財所畫的圖形或線條,騙說"可以驅逐鬼神":~咒、靈~等等都是騙人的把戲。
耳字 起名用字參考
耳:指耳朵或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50次)
耳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752,第12捲上,耳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965第05
耳字的解釋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耳朵)
同本義 [ear]
耳,主聽也。--《說文》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篇》
坎為耳。--《易·說卦》
忠言逆耳利於行。--明·劉基《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蘇軾《石鍾山記》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兩種器官);耳斡兒(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頭有尖頭);耳朵垂子(借指耳窩);耳根廂(耳邊);耳順(六十歲)
聽覺,聽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識,耳性(
耳 ěr
1〈古〉語氣詞。表示肯定或的意思:且吾所為者極難~。(《史記·刺客列傳》)、如反覆手~。(《史記·陸賈傳》)
2耳朵:~聾。
3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
4位置在兩旁的:~門(大門兩旁的小門)。
【耳鬢廝磨】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青年男女之間十分親近)。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廝:相互。
【耳聰目明】形容視聽靈敏。
【耳目】
1見聞:~不廣。
2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都換了樣子,給人以新鮮的感覺。
【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後,無形中受影響。濡:沾濕;潤澤。
【耳食之談】見【耳食之言】。
【耳食之言】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又作耳食之談。
【耳熟能詳】聽得多了,也就能詳盡地說出來。
【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而且湊近耳朵講。形容嚴厲而又懇切地教導。耳提:附耳。面:當面。
【耳蝸】〈生〉內耳的組成部分。形似蝸牛殼,故名。內有淋巴液和聽神經,是聽覺感受器官。
【耳咽管】見【咽鼓管】。
【耳語】湊近別人耳朵小聲說話。
────────────────—
耳reng 1.見"耳孫"。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符耳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符耳算命,符耳名字測試,測名字符耳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符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