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繁體:簡 拼音:jiǎn 五行:木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多才賢能,榮貴隆昌,晚婚大吉,中年勞,晚年吉祥。 (吉)
【訥】 繁體:訥 拼音:nè 五行:火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 (凶)
【言】 繁體:言 拼音:yán 五行:木 筆劃:7 姓名學解釋:重情重義,溫和聰穎,中年成功隆昌,晚年倍加昌盛。 (吉)
簡字的解釋
簡
(形聲。從竹,間聲。本義:竹簡。古代書寫了文字的狹長竹片)
同本義。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或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若干簡編綴在一起的叫「策」(冊) [bamboo slips]
畏此簡書。--《詩·小雅·出車》
執簡記。--《禮記·王制》。註:「策書也。」
小簡而長。--《考工記·弓人》
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臥矣。--《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簡素(竹簡與縑素。古代用來記載文字的竹帛);簡書(古代的公文書於竹簡,
簡jiǎn
⒈不複雜,不煩瑣,跟"繁"相對:~單些。太~陋。~化。~明扼要。精兵~政。
⒉輕忽,怠慢:~慢。
⒊選拔,選擇:~拔。~選。
⒋〈古〉用來寫字的竹片或木片:竹~。木~。〈引〉書信:書~。來~。
⒌檢閱,檢查:及(到)~日。
⒍[簡直]
1實在是,完全是:說起《地道戰》,那~直是個奇跡。
2〈方〉作"索性"講:天黑,雨又大,你~直別回去了。
⒎[簡譜]一種簡便的音樂記譜法。
訥字 起名用字參考
訥:表示有話在肚裡,難以說出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10次)
訥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訥字的解釋
訥
(會意。從言,從內。表示有話在肚裡,難以說出來。本義:語言遲鈍) 同本義。也作「吶」 [slow (of speech)]
訥,言難也。--《說文》。按,當為吶之或體。
論物明辨謂之辯,反辯為訥。--《賈子道術》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裡仁》
廣訥口少言。--《史記·李將軍列傳》
又如:訥口(言語遲鈍;口齒笨拙);訥澀(言語艱難笨拙);訥直(言語遲鈍,品格正直);訥鈍(言語遲鈍);訥言(言談遲鈍)
訥
結結巴巴地說 [stammer]
只聽得差撥口裡訥出一句「高太尉」三個字來。--《水滸全傳》
忍而少言 [be hardhearted enough to
訥ne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口~。
言字 起名用字參考
言:本義說,說話。言論,見解,意見。(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9550次)
言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470,第03捲上,言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146第01
言字的解釋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是張口伸舌講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本義:說,說話)
同本義 [say;speak;talk]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說文》
志以發言。--《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傳·昭公九年》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
言,心聲也。--《法言·問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經》
言者所以在意。--《莊子·外物》
具言所聞。--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趨機而言。--《後漢書·列女傳》
言訖不見。--明·魏禧《大鐵椎
言yan
⒈話:語~。諾~。有~在先。~而有信。
⒉講,說:~語。~行一致。身教重於~教。
⒊漢語中的一個字,也指一句話:五~絕句。七~樂府。一~為定。
⒋文言中的動詞詞頭(無義):駕~出遊(駕:駕車)。
────────────────—
言yan 1.訴訟。 2.通"唁"。慰問。
────────────────—
言yin 1.參見"言言"。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簡訥言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簡訥言算命,簡訥言名字測試,測名字簡訥言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簡訥言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