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繁體:聞 拼音:wén 五行:水 筆劃:14 姓名學解釋:有愛情厄,清雅伶俐,晚婚大吉,欠子之字,晚年隆昌。 (吉)
【溪】 繁體:溪 拼音:xī 五行:水 筆劃:14 姓名學解釋:事業如意,中年成功隆昌,福祿雙收,雙妻之命,晚年勞神。 (吉)
【亳】 繁體:亳 拼音:bó 五行:水 筆劃:10 姓名學解釋: (吉)
聞字 起名用字參考
聞:意指聽,聽說的,出名,有名望,聲譽,名聲,知識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980次)
聞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343第12
聞字的解釋
聞
(形聲。從耳,門聲。本義:聽到)
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聞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史記·項羽本紀》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後漢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響應(聽到風聲,
聞wen
⒈聽:耳~目睹。~過則喜。~風而起。
⒉消息,聽說的,聽見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聲:丑~。令(好的)~。
⒌知識:見~。博~強志(記)。
⒍用鼻子嗅:~著煙味。~到香味。
────────────────—
聞wen 1.聲譽,名聲。 2.通"問"。慰問。 3.通"問"。詢問。
溪字 起名用字參考
溪:山裡的小河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7560次)
溪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40第22
溪字的解釋
溪
(溪本作谿)
山間不與外界相通的小河溝 [brook;rivulet]
溪,山瀆無所通者。--《說文》
是故溪狹者速涸。--《墨子·親士》
子越自石溪。--《左傳·文公十六年》。註:「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產溝瀆。--司馬相如《上林賦》
又如:溪步(水涯與渡船處);溪徑(小路。引申謂途徑)
泛指小河流[rivulet]
武陵有五溪,謂雄溪 、無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經注·沅水》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晉·陶淵明《陶淵明集·桃花源記》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瀟水。--柳宗元《愚溪詩序》
又如:溪頭(溪邊)
沒有出口的山溝[g
溪(谿)xī(又讀qī)山裡的小河溝。
────────────────—
溪jī 1.見"勃溪"。 2.見"蠰溪"。
亳字 起名用字參考
亳:亳(bo)有三個含義:1)古都邑名。商湯的都城。2)漢亭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3)古國名。故址在今安徽省亳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0次)
亳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3304,第05卷下,高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89第09
亳字的解釋
亳
古都邑名 [Bo capital]。商湯的都城。相傳有三處
谷熟為南亳,湯都,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南
蒙為北亳,湯受命為盟主之處,在今河南偃師縣西
偃師為西亳,傳說湯攻夏時所居
縣名(亳縣,在安徽)
亳bo
1古都邑名。商湯的都城。相傳有三處。(1)在今河南商丘縣東南,傳說湯曾居於此,又名南亳。《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張守節正義引《括地誌》云:"宋州穀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2)在今河南商丘縣北,傳說諸侯擁戴湯為盟主於此,又名北亳。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二章第一節:"湯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北)。"(3)在今河南偃師縣西,傳說湯攻克夏時所居,又名西亳。《漢書.樊噲傳》:"從攻秦軍,出亳南。"顏師古注引鄭玄曰:"亳,成湯封邑,今河南偃師湯亭是。"參見"三亳"。
2漢亭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3古國名。故址在今安徽省亳縣。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聞溪亳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聞溪亳算命,聞溪亳名字測試,測名字聞溪亳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聞溪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