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繁體:胡 拼音:hú 五行:土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多才巧智,清雅伶俐,中年雖勞,成功隆昌,晚年子孫興旺。 (吉)
【熹】 繁體:熹 拼音:xī 五行:水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清雅榮貴,克己助人,多才溫和,中年吉祥,晚年隆昌。 (吉)
【戒】 繁體:戒 拼音:jiè 五行:水 筆劃:7 姓名學解釋:憂心勞神,事勞無功,殺人被殺,惡死凶亡之字。 (吉)
胡字 起名用字參考
胡:古代是對我國西北地區的民族之統稱,後泛指我國少數民族的或外國的。胡也有亂,無理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8670次)
胡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2665,第04卷下,肉部第84字 [康熙字典]:頁979第12
胡字的解釋
胡
(形聲。從肉,古聲。本義:牛脖子下的垂肉)
鳥獸頷下的垂肉或皮囊 [wattle]
胡,牛顄垂也。--《說文》。徐鍇曰:「牛頷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詩·豳風·狼跋》。傳:「老狼有胡。」
有龍垂鬍鬚下迎黃帝。--《漢書·郊祀志上》。師古曰:「胡,謂頸下垂肉也。」
又如:鬍髯朗(羊的別名。胡,頸下垂肉;髯,須);胡皺(牛頷下鬆弛有皺紋的皮);胡袋(某些鳥類頜下的皮囊,也稱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st.resembling a wattle]。如: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鉤的戈戟)
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為胡 [Hu,non-Han nationalities liv
胡(鬍、衚)hu
⒈〈古〉我國西北地區的民族之統稱:~人。~服。泛指我國少數民族的或外國的:~椒。~琴。~蘿蔔。
⒉亂,無理:~說八道。~言亂語。~作非為(肆無忌憚的做壞事)。
⒊文言疑問代詞。什麼,怎樣:~為慕大鯨?~不歸?
⒋〈古〉指獸頸下的垂肉。
⒌[~子]鬍鬚(鬍鬚)。
⒍[~同]巷。小街道。
熹字 起名用字參考
熹:亮,光明;天色微明。(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920次)
熹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424,第10捲上,火部第45字 [康熙字典]:頁681第21
熹字的解釋
熹
(形聲。從火,喜聲。本義:烤炙) 同本義 [roast meat]
熹,炙也。--《說文》。字亦作熹。
熹
熾熱 [red-hot]
熹,熱也,熾也。--《玉篇》
熹,熾也。--《廣雅》
熹炭重燔。--木華《海賦》。註:「炭之有光者也。」
亮;光明 [bright]
有時而星熹。--《管子·侈靡》
明鐙熹炎光。--《文選·贈五官中郎將詩》
東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楊萬里詩
又如:熹微;熹爛(燦爛的光彩)
熹微
[dim] 微明,光未盛的樣子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熹xī
⒈亮,光明。
⒉[熹微]天色微明:晨光~微。
戒字 起名用字參考
戒:意為防備,警惕,革除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0次)
戒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758,第03捲上,廾部第13字 [康熙字典]:頁412第05
戒字的解釋
戒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像兩只手(即「廾」)。兩手持戈,表示戒備森嚴。本義:警戒,戒備)
同本義 [guard against]
戒,警也。--《說文》
豈不日戒。--《詩·小雅·采薇》
以三年之戒。--《禮記·曾子問》
基澆能戒之。--《左傳·哀公元年》
息民不戒。--《國語·吳語》
怵然為戒。--《莊子·養生主》
戒之慎勿忘。--《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知足以自戒。--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又如:戒慎(戒備謹慎);戒書(用來自我警戒的文字);戒旦(警告天將破曉);戒守(警戒守衛);戒命(禁止某些行為的命
戒jie
⒈防備:~備。~心常存。
⒉警惕:~驕~躁。引以為~。
⒊革除:~除。~煙。
⒋佛教寺院中約束教徒所制定的規則:受~。清規~律。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胡熹戒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胡熹戒算命,胡熹戒名字測試,測名字胡熹戒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胡熹戒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