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繁體:茅 拼音:máo 五行:木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 (吉)
【威】 繁體:威 拼音:wēi 五行:土 筆劃:9 姓名學解釋:口快性剛,智勇雙全,中年勞或奔波,晚年成功隆昌。 (吉)
【漢】 繁體:漢 拼音:hàn 五行:水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義利分明,榮貴隆昌,刑偶欠子,中年平,晚年吉祥,英雄之格。 (吉)
茅字 起名用字參考
茅:草名。即白茅,俗稱茅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890次)
茅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326,第01卷下,艸部第87字 [康熙字典]:頁1026第04
茅字的解釋
茅
(形聲。從艸,矛聲。本義:草名。即白茅,俗稱茅草)
同本義 [thatch grass;cogongrass]
茅,菅也。--《說文》。按,菅之不滑澤有毛者,可縮酒;又以為藉。
藉用白茅。--《易·大過》
晝爾於茅。--《詩·豳風·七月》
祭祀共蕭茅。--《周禮·甸師》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詩·小雅·白華》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
爾貢包茅不入。--《左傳·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茅飛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瓊茅是一種多年生的
茅、茆mao
⒈[~草]多年生草本。有白~、青~等。全草可做飼料、造紙、蓋屋頂等。~根可供藥用。嫩穗俗稱"~針"可生吃。
⒉[~塞]久無人走的路,被~草阻塞。〈喻〉見聞閉塞淺陋:~塞頓開。
威字 起名用字參考
威:意為使人敬佩的氣魄,威力,威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8680次)
威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103,第12卷下,女部第37字 [康熙字典]:頁261第24
威字的解釋
威
威力;威風 [might;power]
威,畏也。--《說文》
威也者,力也。--《呂氏春秋·蕩兵》
有而可畏謂之威《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嚴大國之威。--《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孫丑下》
威稜威乎鄰國。--《漢書·李廣傳》
威振四海。--漢·賈誼《過秦論》
為斂威去。--《明史》
又如:威風殺氣(威風惡煞;盛氣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懾服);威柄(威權,權力);威畏(以威勢使之畏服);威約(威勢為人制約);威凌(以威勢相欺凌);威綏(以威力使之安
威wēi
⒈尊嚴,聲譽,名望:~嚴。聲~。權~。~望。
⒉使人敬畏的力量或氣勢:~力。~風。示~。~振四海。
⒊憑借力量或勢力:~協。~懾,~逼。
漢字 起名用字參考
漢:漢字的本義是指一條叫做漢水的河流。流經今陝西南部至湖北西北、中部。是長江的最大支流。秦朝末年,反秦首領劉邦在漢水流域封王,稱漢王,後來建立的王朝也稱漢朝,所統治的民族稱漢族。(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98900次)
漢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04第09
漢字的解釋
菡萏 (形聲。從艸,函聲。菡萏。本義:荷花) 同本義 [lotus boom]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菡萏
[lotus bloom (flower)] 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漢(漢)han
⒈朝代名:
1漢朝(西漢、東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第一代君主是劉邦。
2五代之一,又稱"後漢",公元947-950年。第一代君主是劉知遠。
⒉男子,男人:李老~。英雄好~。
⒊銀河,也叫銀~或天~:氣衝霄~。
⒋"漢語"的簡稱:英~字典。
⒌漢水,上流在陝西省,流到漢口入長江。
⒍[漢族]我國人數最多的一個民族。
⒎[漢奸]投靠外國侵略者,出賣我們國家民族利益的敗類:~奸走狗。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茅威漢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茅威漢算命,茅威漢名字測試,測名字茅威漢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茅威漢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