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繁體:荆 拼音:jīng 五行:水 筆劃:14 姓名學解釋: (吉)
【瞵】 繁體:瞵 拼音:lín 五行:火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凶)
【未】 繁體:未 拼音:wèi 五行:木 筆劃:5 姓名學解釋: (吉)
荊字 起名用字參考
荊:叢生多刺的灌木。後引申指道路艱難或處境困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650次)
荊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489,第01卷下,艸部第249字 [康熙字典]:頁1030第11
荊字的解釋
荊
(形聲。從艸,刑聲。本義:一種灌木)
灌木名。又名楚 [brambles]
荊,楚木也。--《說文》
以牡荊書幡。--《漢書·郊祀志》。註:「作幡柄也。」
白刑堪為履。--《廣州記》
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種類很多,有牡荊,黃荊,紫荊等。枝條柔韌,可編筐籃;果實可入藥。如:荊榛(有棘刺的灌木叢);荊釵裙布(荊枝作釵,粗布為裙。指婦女樸素或貧寒的服飾);荊天棘地(遍地荊棘。比喻艱險困厄的境地);荊花(即紫荊花,比喻兄弟昆仲同枝並茂)
荊條。古代用為刑杖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肉袒負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荊
荊jīng
⒈落葉灌木,掌狀復葉或單葉,夏秋開紫藍色小花。有蔓~、牡~、黃~等。果實叫"蔓荊子"或"黃荊子"可供藥用。古代用荊條做打人的刑具:負~請罪。
⒉春秋時楚國又稱"荊"。
⒊[荊棘]叢生多刺的灌木。〈喻〉道路艱難或處境困難:~棘載途。
瞵字 起名用字參考
瞵:瞪眼注視。(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0次)
瞵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2108,第04捲上,目部第23字 [康熙字典]:頁818第09
瞵字的解釋
瞵〈動〉
瞪眼注視 [stare at;glare]
瞵,目精也。從耳,磷聲。--《說文》
瞵悍目以旁睞。--潘岳《射雉賦》
鷹瞵鴞視。--左思《吳都賦》
又如:瞵伺(瞪眼窺伺);瞵眈(瞪眼注視);瞪視(瞪眼注視);瞵睨(瞪眼斜視)
瞵lin視。
────────────────—
瞵lian 1.注目示意。 2.見"瞵?"﹑"斑瞵"。
未字 起名用字參考
未:表示沒有,不,不曾等含義。未也是地支的第八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830次)
未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750,第14卷下,未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509第05
未字的解釋
未
(象形。基本義:沒有;不。「未」字否定過去,不否定將來,與「不」有別。但有時候也當「不」字講)
相當於「沒有」、「不曾」、「尚未」 [did(have) not;not yet;never]
未,無也。--《小爾雅·廣詁》
未由也已。--《論語·子罕》
未之難矣。--《論語·憲問》
吾與鄭人未有成也。--《公羊傳·隱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呂氏春秋·開春》
未果。--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孫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則返。--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將舒未舒。
又如:未際(未發跡);未的(未必,不一定);未從(未曾,尚
未wei
⒈沒有,不曾:~經許可。聞所~聞。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問:可以言~(可以說了嗎)?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未時]十三點至十五點。
⒍[未嘗][未始]不曾,並非:~嘗有過。~嘗不可。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荊瞵未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荊瞵未算命,荊瞵未名字測試,測名字荊瞵未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荊瞵未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