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 繁體:藺 拼音:lìn 五行:木 筆劃:22 姓名學解釋: (吉)
【疊】 繁體:叠 拼音:dié 五行:火 筆劃:22 姓名學解釋:憂心勞神,身弱多病,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吉)
【又】 繁體:又 拼音:yòu 五行:土 筆劃:2 姓名學解釋:性剛,奔走他鄉吉利,中年有災厄,晚年享福。 (吉)
藺字 起名用字參考
藺: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稱馬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40次)
藺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056第12
藺字的解釋
藺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稱馬藺 [Chinese iris],根莖粗,葉線形,花藍紫色。葉堅韌,可系物,又可造紙。根可制刷子
藺,莞屬,從草,閵聲。--《說文》
藺席。--《急就篇》
假借為「稜」 [ridge;edge]
具藺石。--《漢書·晁錯傳》。如淳註:「城上雷石也。」
通「躪」。車輪碾壓 [trample]
徒車之所藺轢。--《漢書·司馬相如傳》
姓
藺相如
[Lin Xiangru] 戰國時趙國大臣。原為宦官門客。趙惠文王時,得楚國珍寶「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願以十五城代價換之。他奉命帶璧入秦,當廷力爭,使原璧歸趙。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隨趙
藺lin[馬藺]又叫"馬蓮",有的地方叫"馬蘭"。多年生草本。葉線形,花藍紫色。葉堅韌,可縛物,又可造紙。根可制刷子。花和種子可供藥用。
疊字 起名用字參考
疊:意指重複地堆或折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80次)
疊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66第46
疊字的解釋
疊
(會意。金文字形,像物體疊放在「俎」上。本義:重疊)
同本義 [pile(up);overlap]
疊,重也,積也。--《蒼頡篇》
陽始出奧舒、疊。--《書·太元樂》。註:「積也。」
雖累葉百疊,而富強相繼。--《文選·左思·吳都賦》
又如:疊石為山;疊暴(顯露;指人激動時青筋鼓出來);疊字(單字的重疊);疊雪(重疊飛揚的雪花)
折,折疊,交疊,指用對折或交疊的方法減少長度或寬度 [fold]。如:疊被子;疊衣服
振作 [bestir]
只好疊著精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望前而行。--《鏡花緣》
輕擊 [鼓] [knock at]。如:疊鼓(輕輕地連續擊鼓)
疊 die
1重複地堆;累積:重~。
2折疊:~衣服。
【疊羅漢】人上架人,組合成各種樣式,是體操、雜技表演項目之一。
【疊韻】一個詞中的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如、等。
【疊嶂】重疊的山峰。
又字 起名用字參考
又:再,更,〈表〉重複或繼續。加重語氣,更進一層。(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290次)
又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893,第03卷下,又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64第43
又字的解釋
又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右手形,本左右的「右」。從「又」的字多與手的動作有關。本義:右手) 同本義 [right hand]。後作「右」
又,手也,象形。--《說文》。段玉裁註:「此即今之右字。」
又
復,再,再一次 [again]
敝予又改為兮。--《詩·鄭風·緇衣》
天命不又。--《詩·小雅·小宛》
又命之。--《儀禮·燕禮》
又試之雞。--《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讀了又讀;又是他;又問;又起個窖兒(比喻多費了一道手續);又稱;又說
表示幾種情況或性質同時存在 [at the same time]
東出於陶邱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
又you副詞。
⒈再,更,〈表〉重複或繼續:她~立了大功。看了~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生。
⒉〈表〉加重語氣,更進一層:你~不笨。天氣悶熱,~沒有風。
⒊〈表〉幾項平列關係:~紅~專。~多~快~好~省。
⒋〈表〉轉折,有"可是"的意義:想出去走走,~怕下大雨。
⒌〈表〉有矛盾的兩件事:他~想去看畫展,~想去看電影,拿不定主意。
⒍〈表〉某種範圍以外另有補充:她領到獎狀,~領到獎金。
⒎再加上,還有:二十~六年。二~三分之一。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藺疊又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藺疊又算命,藺疊又名字測試,測名字藺疊又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藺疊又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