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 繁體:鄂 拼音:è 五行:木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 (吉)
【毒】 繁體:毒 拼音:dú 五行:金 筆劃:8 姓名學解釋: (凶)
鄂字 起名用字參考
鄂:古地名,也是湖北省的簡稱。(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520次)
鄂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076,第06卷下,邑部第93字 [康熙字典]:頁1274第22
鄂字的解釋
鄂
古地名 [E county]
湖北省的簡稱 [another name for Hubei Province]。因清代省會武昌是隋以後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邊界 [boundary]
紛被麗而亡鄂。--《文選·揚雄·甘泉賦》
通「愕」。驚愕 [stunned;stupefied]
象鄂不懌。--《史記·五帝本紀》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史記·留侯世家》
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漢書·霍光傳》
又如:鄂然(吃驚的樣子)
通「萼」。花托 [receptacle]
又如:鄂鄂(花開放的樣子);鄂不(花萼和花托);鄂足(花托)
鄂縣
[E county] 現在湖北省鄂城縣
鄂 e
1湖北省的簡稱。
2姓。
【鄂畢河】蘇聯大河之一。由源於阿爾泰山脈的比亞河與卡通河匯合而成。向西北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鄂畢灣。匯合點以下長3680公里。流域面積約248萬平方公里。
【鄂爾多斯高原】位於內蒙古高原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境內。黃河三面環繞,南界為長城。面積13萬平方公里。海拔1000-1300米。東部多草原,西、北、南部多沙漠。
【鄂倫春族】中國少數民族。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6965人(1990)。說鄂倫春語,屬滿一通古斯語族。舊時從事遊獵業,信仰薩滿教。
【鄂溫克族】中國少數民族。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26315人(1990)。說鄂溫克語,屬滿一通古斯語族。主要從事牧業、農業。舊時信仰薩滿教。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之一。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共產黨人先後組織農民起義,分別創立鄂豫邊、豫東南、皖西根據地。1930年連成一片,成立工農民主政權,組成紅四方面軍。1932年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川陝邊區後,留下紅二十五軍堅持游擊戰。又稱鄂豫皖蘇區。
【鄂豫皖蘇區】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毒字 起名用字參考
毒: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次)
毒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0236,第01卷下,屮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589第06
毒字的解釋
毒
(會意。從屮(象草木初生),毒聲。本義:毒草滋生)
毒物;毒純潔 [poison]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說文》
聚毒藥,以共醫事。--《周禮·醫師》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盡斑回(出天花後身上的斑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藥物熨貼毒病患處以治療);毒弩(發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蟲);毒惡(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蠍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禍患,禍害 [calamity]。如:毒患(禍患);毒亂(禍亂);毒浪(惡浪。比喻動亂,災難)
苦;苦痛 [pain;suffering]
爾萬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毒 du
1〈古〉痛恨;以為苦:若~之乎(《捕蛇者說》)
2進入有機體後能跟有機體起化學變化,破壞體內組織和生理機能的有害物質:~藥、中~。
3對思想意識有害的事物:封建余~。
4毒品:禁~。
5有毒的:~蛇。
6用毒物傷害:~殺。
7凶狠:心~手狠。
【毒劑彈】舊稱。包括毒劑炮彈、毒劑炸彈等。彈體內裝毒劑和少量炸藥。爆炸後主要以散發的毒劑傷害人畜。
【毒劑地雷】見【化學地雷】。
【毒品】特指具有麻醉性質而為某些人作為嗜好品的東西。如鴉片、嗎啡、海洛因等。這類毒品為國際社會嚴厲查禁。
【毒氣彈】參見【毒劑彈】。
【毒腺】動物體內分泌毒液的腺體。如毒蛇的毒腺同毒牙相通,蜘蛛的螫肢和工蜂的尾部都有毒腺。有利於動物防禦。
【毒刑】殘酷的肉刑。
────────────────—
毒dai 1.見"毒冒"。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鄂毒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鄂毒算命,鄂毒名字測試,測名字鄂毒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鄂毒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