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繁體:鄒 拼音:zōu 五行:金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吉)
【力】 繁體:力 拼音:lì 五行:火 筆劃:2 姓名學解釋:孤獨,刑克父母,少年艱難,中年成功隆昌,智勇雙全。 (吉)
【疊】 繁體:叠 拼音:dié 五行:火 筆劃:22 姓名學解釋:憂心勞神,身弱多病,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吉)

鄒字 起名用字參考
鄒:古國名。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00次)
鄒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70第07
鄒字的解釋
鄒
古國名 [Zou state]。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唐為鄒縣,歷代因之,明清時皆屬兗州府
鄒,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說文》。朱按,曹姓。鄒者,邾婁之合音,戰國時穆公改號邾婁為鄒,後為楚所滅,若今濟南府鄒平縣之鄒。
鄒人與楚人戰。--《孟子·梁惠王上》
又
鄒敵楚戰。
通「騶」 [good beast]。如:鄒虞(獸名;樂名;古代為帝王掌鳥獸的官)
姓
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齊國人,善鼓琴,有辯才。曾為齊相,封成侯。諷: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諷喻。納:採納,
鄒(鄒)zōu周代諸侯國名,又叫"邾"。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
────────────────—
鄒ju 1.顏濁鄒,人名。

力字 起名用字參考
力:表示有志氣,有力量,能夠達到自己理想的事業。意為能力、力量、努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8600次)
力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9163,第13卷下,力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46第05
力字的解釋
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執耒耕作需要花費力氣。「力」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體力,力氣)
同本義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說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為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貨力。--《禮記·禮運》。註:「筋骸強者也。」
力農數耘。--《漢書·食貨志》。註:「謂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執轡如組。--《詩·邶風》
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力li
⒈能量,效能:~量。~氣。視~。電~。能~。效~。生產~。身強~壯。
⒉用極大的力量:盡~。竭~。~爭上游。
⒊物理學名詞。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叫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疊字 起名用字參考
疊:意指重複地堆或折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80次)
疊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66第46
疊字的解釋
疊
(會意。金文字形,像物體疊放在「俎」上。本義:重疊)
同本義 [pile(up);overlap]
疊,重也,積也。--《蒼頡篇》
陽始出奧舒、疊。--《書·太元樂》。註:「積也。」
雖累葉百疊,而富強相繼。--《文選·左思·吳都賦》
又如:疊石為山;疊暴(顯露;指人激動時青筋鼓出來);疊字(單字的重疊);疊雪(重疊飛揚的雪花)
折,折疊,交疊,指用對折或交疊的方法減少長度或寬度 [fold]。如:疊被子;疊衣服
振作 [bestir]
只好疊著精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望前而行。--《鏡花緣》
輕擊 [鼓] [knock at]。如:疊鼓(輕輕地連續擊鼓)
疊 die
1重複地堆;累積:重~。
2折疊:~衣服。
【疊羅漢】人上架人,組合成各種樣式,是體操、雜技表演項目之一。
【疊韻】一個詞中的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如、等。
【疊嶂】重疊的山峰。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鄒力疊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鄒力疊算命,鄒力疊名字測試,測名字鄒力疊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鄒力疊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