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繁體:鄒 拼音:zōu 五行:金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吉)
【灩】 繁體: 拼音:yàn 五行:水 筆劃:32 姓名學解釋: (吉)
【燭】 繁體:燭 拼音:zhú 五行:火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貴人明現,官運旺,清雅榮貴,中年吉祥,晚年隆昌。 (吉)

鄒字 起名用字參考
鄒:古國名。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00次)
鄒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70第07
鄒字的解釋
鄒
古國名 [Zou state]。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唐為鄒縣,歷代因之,明清時皆屬兗州府
鄒,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說文》。朱按,曹姓。鄒者,邾婁之合音,戰國時穆公改號邾婁為鄒,後為楚所滅,若今濟南府鄒平縣之鄒。
鄒人與楚人戰。--《孟子·梁惠王上》
又
鄒敵楚戰。
通「騶」 [good beast]。如:鄒虞(獸名;樂名;古代為帝王掌鳥獸的官)
姓
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齊國人,善鼓琴,有辯才。曾為齊相,封成侯。諷: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諷喻。納:採納,
鄒(鄒)zōu周代諸侯國名,又叫"邾"。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
────────────────—
鄒ju 1.顏濁鄒,人名。

鄒字 起名用字參考
鄒:古國名。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00次)
鄒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70第07
灩字的解釋
灩
(形聲。從水,艷聲。本義:水閃閃發光) 同本義 [bright]
水光瀲灩晴方好。--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又如:灩瀲(水光耀貌);灩灩(水光貌)
灩(灩)yan[灩澦堆]長江三峽的瞿塘峽口之巨石,致使水流急湍,行船困難。1958年將它炸除。

燭字 起名用字參考
燭:指古代照明用的火炬,後引申指照見,照耀,明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80次)
燭字出處:[康熙字典]:頁670第21
燭字的解釋
燭
(形聲。從火,蜀聲。本義: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義 [torch]
燭,庭燎大燭也。--《說文》。按,燋也。未爇曰燋,執之曰日燭,樹地曰庭燎。葦薪為之,小者麻蒸為之。
執燭於西階上。--《儀禮·燕禮》
共墳燭庭燎。--《周禮·司烜氏》。註:「樹於門外,曰大庭燎。」
獨不見跋。--《禮記·曲禮》
火在地曰燎,執之曰燭。--《儀禮·士喪禮》注
舉燭者,尚明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陸游《雪夜感舊》
又如:燭火(火炬,火把);燭
燭(燭)zhu
⒈以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用蠟和油脂包裹,點燃取光的東西:蠟~成灰淚始干。
⒉照見,照耀:火光~天。〈引〉明察:洞~其奸。
⒊[燭光]的簡稱,物理學上發光強度單位。常說的電燈泡的燭數,實指瓦特數,如15燭的燈泡就是15瓦特的燈泡。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鄒灩燭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鄒灩燭算命,鄒灩燭名字測試,測名字鄒灩燭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鄒灩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