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繁體:鄒 拼音:zōu 五行:金 筆劃:17 姓名學解釋: (吉)
【麾】 繁體:麾 拼音:huī 五行:水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 (凶)
【熛】 繁體:熛 拼音:biāo 五行:火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 (凶)

鄒字 起名用字參考
鄒:古國名。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00次)
鄒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70第07
鄒字的解釋
鄒
古國名 [Zou state]。春秋時叫「邾國」,又稱「邾婁國」。戰國時,魯穆公將其改稱為「鄒國」。漢置鄒縣,屬魯國,在今山東省。唐為鄒縣,歷代因之,明清時皆屬兗州府
鄒,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說文》。朱按,曹姓。鄒者,邾婁之合音,戰國時穆公改號邾婁為鄒,後為楚所滅,若今濟南府鄒平縣之鄒。
鄒人與楚人戰。--《孟子·梁惠王上》
又
鄒敵楚戰。
通「騶」 [good beast]。如:鄒虞(獸名;樂名;古代為帝王掌鳥獸的官)
姓
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齊國人,善鼓琴,有辯才。曾為齊相,封成侯。諷: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諷喻。納:採納,
鄒(鄒)zōu周代諸侯國名,又叫"邾"。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
────────────────—
鄒ju 1.顏濁鄒,人名。

麾字 起名用字參考
麾:本義指古代供指揮用的旌旗,後喻指將帥以及指揮作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0次)
麾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515第13
麾字的解釋
麾
(形聲。從毛,麻聲。本義:古代供指揮用的旌旗)
同本義 [standard of a commander]。如:麾下(敬語。將旗之下;部下);麾蓋(軍旗與車蓋。泛指軍隊);麾節(旌旗及符節);麾旗(指揮旗)
喻將帥 [general]。如:麾節(喻將帥的指揮)
麾
指揮,下命令行動 [command]
麾,指麾。--《玉篇》
又如:麾軍(指揮軍隊);麾眾(指揮大眾)
同「揮」 [wave]
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書·牧誓》
瑕叔盈又以蝥弧(蝥弧,鄭伯旗名)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左傳·隱公十一年》
魏其侯去,麾灌夫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莊王親
麾huī〈古〉用於指揮作戰的旗子。〈引〉指揮,揮動:~軍前進。

麾字 起名用字參考
麾:本義指古代供指揮用的旌旗,後喻指將帥以及指揮作戰。(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0次)
麾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515第13
熛字的解釋
熛
火星迸飛,也指迸飛的火焰 [flying flame]
熛,火飛也。從火,票聲。--《說文》
火烈熛林。--左思《吳都賦》
百尺之寶,以突隙之熛焚。--《韓非子》
又如:熛炭(燃燒著的炭火。熛:迸飛的火焰);熛火(火焰);熛矢(帶火的箭矢)
光 [light]
海內雲蒸,雷動電摽。--《後漢書》。李賢註:「熛,光也。」
通「飆」。暴風 [violent storm wind;whirlwind]
雷動熛至,星流霆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勝廣熛起,梁籍扇烈。--《漢書·敘傳下》
又如:熛至(指疾風迅猛來臨。比喻來勢迅猛)
熛
迅疾 [fast]
氣沖郁而熛起。- 熛biāo 1.火焰。 2.赤色。參見"熛闕"。 3.閃光。 4.焚燒。 5.疾風,暴風。 6.風迅疾貌。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鄒麾熛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鄒麾熛算命,鄒麾熛名字測試,測名字鄒麾熛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鄒麾熛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