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繁體:霍 拼音:huò 五行:水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 (吉)
【簞】 繁體:簞 拼音:dān 五行:木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 (凶)
【峒】 繁體:峒 拼音:tóng 五行:土 筆劃:9 姓名學解釋: (凶)
霍字 起名用字參考
霍:本義指鳥疾飛的聲音,後引申為迅速,疾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20次)
霍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375第17
霍字的解釋
霍
(會意。從雨。俗省作「霍」。本義:鳥疾飛時發出的聲音。後描述門、水等響聲)同本義 [huo]
靃,飛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靃然。--《說文》
磨刀霍霍向豬羊。--《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霍落(象聲詞);霍濩(水流聲);霍嚓(象聲詞)
霍
引申為疾速 [quickly]
霍然病已。--枚乘《七發》
翕赫吻霍。--揚雄《甘泉賦》
又如:霍奕(奔馳的樣子);霍繹(形容急速分散飛走);霍霍眨眨(閃閃爍爍);霍吻(疾速的樣子)
大山圍繞著小山之稱 [a hill surrounding in a mountain]
大山宮小山,霍。--《爾雅》。郭璞註:「宮,謂圍繞之。
霍huo
⒈鳥疾飛的聲音。〈引〉迅速:~然病重。
⒉[霍霍]
1快速,閃動:電光~ ~。
2像聲詞:磨刀~ ~。
⒊[霍亂]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夏秋,患者劇烈吐瀉,可虛脫,休克,重者幾小時可死亡。預防須注意飲水和食物等的清潔衛生,並接種霍亂疫苗。
────────────────—
霍suǒ 1.見"霍人"。
簞字 起名用字參考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次)
簞字出處:[康熙字典]:頁889第32
簞字的解釋
簞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同本義[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曲禮》
櫛實於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家境貧寒,生活清苦)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cooked rice in basket]︰裝在簞笥裡的飯食
簞 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簞食壺漿】原指百姓用酒飯歡迎軍隊。現多形容正義之師受人民歡迎的情狀。
峒字 起名用字參考
峒:意指山洞。(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0次)
峒字出處:[康熙字典]:頁310第27
峒字的解釋
峒
山洞(多用於地名) [cave]。如:峒室(礦井巷道)
舊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壯族的黃峒等。後來逐漸演變成今侗族。如:峒丁(峒人;峒兵);峒戶(峒人人家)
崆峒(tong):山名,在甘肅。又島名,在山東
峒tong
⒈[崆峒]見kond崆。
────────────────—
峒dong 1.山洞。 2.舊時對我國西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稱。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壯族的黃峒等。後來逐漸演變為今侗族。參見"峒丁"﹑"峒人"。 3.宋代以後羈縻州轄屬的行政單位。大者稱州,小者稱縣,又小者稱峒。 4.解放前海南島黎族的一種政治組織。有固定的地區。黎語稱"貢"。解放後已廢除。 5.見"崆峒"。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霍簞峒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霍簞峒算命,霍簞峒名字測試,測名字霍簞峒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霍簞峒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