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繁體:魏 拼音:wèi 五行:木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 (吉)
【大】 繁體:大 拼音:dà 五行:火 筆劃:3 姓名學解釋:清雅榮貴,多才精明,中年成功隆昌,富貴榮華,但常人難受。 (吉)
【淮】 繁體:淮 拼音:huái 五行:水 筆劃:12 姓名學解釋: (吉)

魏字 起名用字參考
魏:朝代名,也作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870次)
魏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462第40
魏字的解釋
魏
闕宮門的台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淮南子·本經》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漢·班固《典引》
又如:象魏(古代宮門外的闕門);魏觀(即魏闕、魏象)
古國名 [Wei state]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把它封給畢萬
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後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魏聞之。--《戰國策·齊策》
不敢加兵
魏wei
⒈周代諸侯國名,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一帶。
⒉朝代名:
1三國(~、蜀、吳)之一,公元220-265年。第一代君主是曹丕。轄區在今黃河流域各省及淮河流域一帶。
2北朝之一,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代君主是拓跋珪。另外有東魏(534-550年);西魏(535-557年)。
────────────────—
魏wei 1.獨立貌。
────────────────—
魏wēi 1.高大貌。

大字 起名用字參考
大: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規模、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後也引申指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3200次)
大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562,第10卷下,大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248第01
大字的解釋
大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從「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本義:大小的「大」)
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規模、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像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詞。--《說文》
遵彼大路兮。--《詩·鄭風·遵大路》
大有。--《易》。釋文:「大有,包容豐富之象。」
大報天而主日也。--《禮記·郊特牲》。
其朝踐用兩大尊。--《周禮·司尊彝》。司農

淮字 起名用字參考
淮:水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990次)
淮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015,第11捲上,水部第70字 [康熙字典]:頁631第14
淮字的解釋
淮〈名〉
(形聲。從水,隹聲。本義:水名。也稱淮河) 同本義 [the Huaihe River]
淮,淮水也。--《說文》。朱駿聲曰:「出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桐柏山,經安微至江蘇清河縣合於河,經安東縣至雲梯關入海。」
江淮河濟為四瀆。--《爾雅》
其浸淮泗。--《周禮·職方式》
淮左名都。--宋·姜夔《揚州慢》
又如:淮洪(淮河與洪河,一說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談);淮軍(李鴻章在安徽一帶組織的軍隊);淮南耆陽(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淮 犢
大 [torrential]
淮雨。--《尚書大傳》。註:「大雨之名也。」
淮huai淮河,我國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流經安徽省,到江蘇省入洪澤湖。全長約1000公里。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魏大淮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魏大淮算命,魏大淮名字測試,測名字魏大淮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魏大淮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