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繁體:魏 拼音:wèi 五行:木 筆劃:18 姓名學解釋: (吉)
【踔】 繁體:踔 拼音:chuō 五行:火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 (凶)
【冉】 繁體:冉 拼音:rǎn 五行:火 筆劃:5 姓名學解釋:清雅伶俐,多才巧智,義利分明,中年有病厄,一生安穩。 (吉)

魏字 起名用字參考
魏:朝代名,也作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870次)
魏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462第40
魏字的解釋
魏
闕宮門的台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淮南子·本經》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漢·班固《典引》
又如:象魏(古代宮門外的闕門);魏觀(即魏闕、魏象)
古國名 [Wei state]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把它封給畢萬
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後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魏聞之。--《戰國策·齊策》
不敢加兵
魏wei
⒈周代諸侯國名,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一帶。
⒉朝代名:
1三國(~、蜀、吳)之一,公元220-265年。第一代君主是曹丕。轄區在今黃河流域各省及淮河流域一帶。
2北朝之一,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代君主是拓跋珪。另外有東魏(534-550年);西魏(535-557年)。
────────────────—
魏wei 1.獨立貌。
────────────────—
魏wēi 1.高大貌。

踔字 起名用字參考
踔:指踐踏 ,跳躍,超越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0次)
踔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358,第02卷下,足部第34字 [康熙字典]:頁1227第27
踔字的解釋
踔
踐踏 [tramp]
跳,跳躍 [jump]
踔攳枝。--《後漢書·馬融傳》。註:「跳也。」
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干寶《搜神記》
若鳥之摩空,猿之踔虛,似非手足之靈所能及也。--《徐霞客遊記》
又如:踔虛(謂在空中騰躍);踔躍(跳躍);踔掉(搖晃,擺動)
逾越,走過 [go beyond;exceed]
踔宇宙而遺俗兮。--《後漢書·蔡邕傳》
日夜踔數捨,冒沒於凶黨中。--宋·蘇舜卿語
又如:踔絕(卓越出眾);踔遠(相去遼遠);踔厲風發(形容議論精闢渾厚,如風勢的強勁有力);踔越(超越,勝過)
跛行 [lame]。
踔厲
[energetic] 精神振奮,議論
踔 chuō
【踔絕】高超。
────────────────—
踔chuō
⒈跳:~騰。
⒉超越,高超:~絕。
────────────────—
踔zhuō 1.卓然特立。參見"踔絕"﹑"踔踔"。 2.見"踔遠"。

冉字 起名用字參考
冉:毛柔弱下垂的樣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5650次)
冉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8第36
冉字的解釋
冉
(象形。本義:毛柔弱下垂的樣子)
同本義 [tenderly]
冉,毛冉冉也。--《說文》
又如:冉弱(荏弱)
逐漸,漸進。常作「冉冉」 [gradually]
老冉冉其將至兮。--《離騷》。註:「行貌。」
冉內,行也。又冉冉,進也。--《廣雅》
又如:冉冉悠悠(行動飄忽貌);冉冉纏纏(慢慢騰騰);冉內趨(指仕宦為政)
冉
龜殼的邊緣 [edge of tortoise-shell]
姓。如:冉魏(國名(350-352)東晉冉閔篡後趙自立,國號魏,史稱冉魏。後為前燕所滅);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魯人。都為孔子弟子)
冉(冉)rǎn
⒈[冉冉]
1逐漸,慢慢地:國旗~ ~升起。
2柔弱下垂的樣子。
⒉龜甲的邊緣。
────────────────—
冉nan 1.漢代西南少數民族名。亦指其國名。 2.周時國名。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魏踔冉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魏踔冉算命,魏踔冉名字測試,測名字魏踔冉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魏踔冉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