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繁體:黎 拼音:lí 五行:火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 (吉)
【易】 繁體:易 拼音:yì 五行:火 筆劃:8 姓名學解釋:子孫興旺,多才巧智,勤儉持家,白手成家,成功隆昌。 (吉)
【梵】 繁體:梵 拼音:fàn 五行:木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 (吉)
黎字 起名用字參考
黎:黍膠。以黍米製成。古代用以粘履。(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3250次)
黎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4448,第07捲上,黍部第7字 [康熙字典]:頁1517第28
黎字的解釋
黎〈形〉
(形聲。從黍,利省聲。本義:黍膠。以黍米製成。古代用以粘履)
假借為「齊」。眾多,數目很多 [numerous]
民靡有黎,具禍以燼。--《詩·大雅·桑柔》
黎,眾也。--《爾雅》
黎民於變時雍。--《書·堯典》。傳:「眾也。」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禮記·大學》。註:「眾也。」
覺悟黎烝。--《漢書·司馬相如傳》。註:「黎烝,眾庶也。」
黎民不饑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眾;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顏色黑中帶黃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
土青曰黎。
黎li
⒈眾,多:~民(百姓)。
⒉[黎明]天剛濛濛亮的時候。
⒊[黎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易字 起名用字參考
易:好辦,不費力;平和;改變,變換;換,交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2140次)
易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6101,第09卷下,易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492第03
易字的解釋
易
(象形。本義:蜥易)
換,交換 [exchange]
寒暑易節。--《列子·湯問》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戰國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楚人圍宋,易子而食。--《左傳·哀公八年》
移風易俗。--李斯《諫逐客書》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易筋經(講武術的書,托名南朝梁代達摩和尚所作);易簀(換竹蓆。比喻行將死亡);易貨(交換貨物);易地(互換所處的地位;交換土地);易身(換位)
改變,更改 [change]
獄詞無易。--清·方苞《
易yi
⒈好辦,不費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簡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變,變換:移風~俗。
⒋換,交易:以物~物。國際貿~。
⒌輕視:高祖(劉邦)為亭長,素~諸吏(素:向來)。
⒍治,整治:~田土。
梵字 起名用字參考
梵:指草木茂盛的樣子。也是譯音用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890次)
梵字出處:[康熙字典]:頁531第09
梵字的解釋
梵〈形〉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同本義 [lush]
梵,即芃之俗體。--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淨」、「寂靜」[quiet]
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Sanskri
梵 fan
⒈梵文"梵摩"的簡稱,意義是清靜,寂靜。
⒉與佛教有關的:~宮。~剎。
⒊
【梵文】〈古〉印度的一種語言文字。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黎易梵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黎易梵算命,黎易梵名字測試,測名字黎易梵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黎易梵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