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繁體:龍 拼音:lóng 五行:火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克父命,晚婚吉祥,中年多災,潦倒外出,晚年平凡,多災之字。 (吉)
【得】 繁體:得 拼音:dé 五行:金 筆劃:11 姓名學解釋:晚婚遲得子大吉,中年多勞,晚年吉祥。 (吉)
【風】 繁體:風 拼音:fēng 五行:水 筆劃:9 姓名學解釋:身弱多病,奔波勞苦,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吉)
龍字 起名用字參考
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中國最大的神物。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如龍顏、龍床,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龍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89500次)
龍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537第25
龍字的解釋
龍
(象形。甲骨文,像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同本義 [dragon]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說文》。徐鉉註:「像宛轉飛動之貌。」饒炯註:「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
飛龍在天。--《易·乾》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禮記·禮運》
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龍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葉公子高好龍。--劉向《新序·葉公好龍》
又如:龍工(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龍功」);龍公(指龍王,龍
龍(龍)long
⒈〈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還能興雲降雨:飛~乘雲。葉公好~。
⒉〈古〉生物學上指一些早已絕滅的巨大爬行動物:恐~。翼手~。
⒊封建時代象徵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袍。
⒋[龍頭]自來水管放水的出口。
⒌[龍鍾]衰老,行動不靈活的樣子:老態~鐘。
────────────────—
龍mang 1.通"尨"。雜色,色斑駁。 2.通"?"。參見"龍鴟"。
得字 起名用字參考
得:意為得到,獲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340次)
得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1253,第02卷下,彳部第32字 [康熙字典]:頁367第31
得字的解釋
得
(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貝」(財貨)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裡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得到,獲得)
同本義(本來沒有而爭取得來成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說文》
三人行必得我師焉。--《論語》。釋文:「本或作必有。」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難得。--《世說新語·假譎》
賣炭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
工之僑得良桐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閒兒(有空閒時間;得空);得勝回頭
得 de
1〈古〉同:所識窮乏者~我與(《孟子·告子上》)
2〈古〉貪得:戒之在~。(《論語·季氏》)
3得到:~獎。
4適合:~體。
5得意:揚揚自~。
6完成:飯~了。
7可以;許可:不~隨地吐痰。又見děi,·de。
【得不償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合於正義就能得到多數人的擁護和幫助,違背正義必然陷於孤立而失敗。
【得隴望蜀】取得隴後,又想攻西蜀。比喻得了這個,還想那個,貪得無厭。隴:古地名,現甘肅省東部。蜀:古地名,現四川省中西部。
【得勢】得到地位和權勢(多用於貶義)。
【得體】(言語行動等)得當,恰當。
【得天獨厚】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或環境。天:自然的;天然的。
【得心應手】心裡怎樣想,手裡就能怎樣做。形容技藝純熟或做事非常順手。
【得宜】合適;恰當。
【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常態,忘乎所以。
【得魚忘筌】
【得魚忘荃】比喻達到目的後就忘了原來的憑借。筌:捕魚用的竹器。
【得志】志願實現(多指名利等願望得到滿足)。
────────────────—
得 ·de用在動詞後表可能:拿~動、說不~。
2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連接補語:走~慢、白~耀眼。又見de;děi。
────────────────—
得 děi
1必須:學習上~高標準。
2需要:~花時間。
3必然:夜裡不穿多點~挨凍。又見de;·de。
風字 起名用字參考
風:風字的本義是指空氣流動時所產生的氣流,後也指人世間的激化、風氣、風俗習慣,以及人的風度、氣勢等。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一部分名為「風」,實際是指反映不同風俗習慣的樂曲,後來也有人把樂曲稱為風。上述幾種風字的含義,大多也在取名時使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2320次)
風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415第13
風字的解釋
風
(形聲。從蟲,凡聲。「風動蟲生」故字從「蟲」。本義: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尤指空氣與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運動)
同本義 [wind]
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閭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說文》
立春條風。--《易·通卦驗》
東北條風。--《廣雅·釋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淮南子·天文》
條風居東北維,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史記·律書》
今日不鳳(風)?--《殷虛文字甲編》
見事風生,無所迴避。--《
風(風) fēng
⒈流動著的空氣,多是大致與地面平行:東~。龍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風那樣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時。
⒉借風力吹乾的:~肉。
⒊消息:聞~而動。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氣概、才華、態度等:~景。~格。~骨。作~。~華。~騷。
【風雅】風度文雅。
【風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態和言談舉止。
【風采】(也寫作"丰采")風度神采。
【風姿】(也寫作"丰姿")風度姿態。
⒌沒有確實根據的:~聞。~言~語。
⒍習俗,流行的愛好或習慣:~俗。世~。學~。移~易俗。勤儉成~。
⒎〈古〉稱歌謠,民歌:采~。國~。
⒏用於病名:麻~。抽~。
⒐
【風險】風浪危險。〈喻〉事物進程中可能出現的波折險阻:不怕擔~險。
⒑
【風頭】
1形勢的發展或有關個人利害的情勢:看準~頭行事。
2當眾表現自己:她愛出~頭。
⒒
【風化】
1風俗教化:莫傷~化。
2地質學上指岩石因長期遭受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等而分解崩潰。
3化學上指結晶體在空氣中失掉結晶水,因而失去結晶形狀的現象。
⒓
【風流】
1傑出的,業績、才華出眾的:千古~流人物。
2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流倜儻。
3像風一樣流失。〈喻〉原來常聚的人,現今分散各地:~流雲散。
4舊指士大夫所謂的風雅,也指亂搞男女關係:~流罪過。
⒔〈古〉通 "諷"。勸告,諷刺。
────────────────—
風feng 1.颳風;吹。 2.被風吹,受風。 3.引申為乘涼。 4.教育,感化。 5.顯揚,表彰。
────────────────—
風fěng 1.勸諫;諷諫。 2.泛指勸說。 3.諷誦。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龍得風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龍得風算命,龍得風名字測試,測名字龍得風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龍得風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