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繁體:龍 拼音:lóng 五行:火 筆劃:16 姓名學解釋:克父命,晚婚吉祥,中年多災,潦倒外出,晚年平凡,多災之字。 (吉)
【鱗】 繁體:鱗 拼音:lín 五行:火 筆劃:23 姓名學解釋:精明公正,多才清雅,中年成功隆昌,官運旺,榮貴出國。 (凶)
【賚】 繁體:賚 拼音:lài 五行:火 筆劃:15 姓名學解釋: (凶)
龍字 起名用字參考
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中國最大的神物。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如龍顏、龍床,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龍孫。(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89500次)
龍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537第25
龍字的解釋
龍
(象形。甲骨文,像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同本義 [dragon]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說文》。徐鉉註:「像宛轉飛動之貌。」饒炯註:「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
飛龍在天。--《易·乾》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禮記·禮運》
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龍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葉公子高好龍。--劉向《新序·葉公好龍》
又如:龍工(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龍功」);龍公(指龍王,龍
龍(龍)long
⒈〈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還能興雲降雨:飛~乘雲。葉公好~。
⒉〈古〉生物學上指一些早已絕滅的巨大爬行動物:恐~。翼手~。
⒊封建時代象徵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袍。
⒋[龍頭]自來水管放水的出口。
⒌[龍鍾]衰老,行動不靈活的樣子:老態~鐘。
────────────────—
龍mang 1.通"尨"。雜色,色斑駁。 2.通"?"。參見"龍鴟"。
鱗字 起名用字參考
鱗: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等體表上的角質或骨質的小薄片。(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70次)
鱗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480第51
鱗字的解釋
鱗
(形聲。從魚,磷聲。本義:魚甲)
同本義 [scale of fish,etc.]
鱗,魚甲也。--《說文》
鱗羅布烈。--揚雄《羽獵賦》
鱗浪層層。--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鱗爪飛揚。--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朱鱗大鬣。--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鱗爪(喻殘存、零碎或無足輕重之物);鱗淪(水紋相次連接的樣子);鱗接(密接如魚鱗);鱗萃(薈萃如魚鱗)
鱗片狀物 [sth.shaped like the scales of a fish]
鱗,甲也。--《廣雅》
其動物宜鱗物。--《周禮·大司徒》
動物學名詞。為被覆在動物體表的硬質小形薄片,是一種多樣性的
鱗lin
⒈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等體表上的角質或骨質的小薄片:魚~。
⒉像鱗的:~莖。~次櫛比。遍體~傷(密得像魚鱗樣的傷痕)。
⒊[鱗爪]〈喻〉細小、零碎的事物:一~半爪。東~西爪。
賚字 起名用字參考
賚:表面凹凸不平或有斑點的。生癬疥等皮膚病,以致毛髮脫落。(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30次)
賚字出處:[康熙字典]:頁1213第21
賚字的解釋
賚
(形聲。從貝,來聲。本義:賞賜)
同本義 [award]
賚,賜也。--《說文》
予其大賚汝。--《商君·湯誓》
賚,大封於廟也。賚,予也。--《詩·賚序》
徂賚孝孫。--《詩·小雅·楚茨》
賚我思成。--《詩·商頌·烈祖》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論語》
撫軍亦厚賚成名。--《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賚假(古代帝王下詔賜給假期);賚賞(賞賜);賚獎(獎賞,賞賜);賚賜(賞賜);賚功(賞賜有功者)
贈送 [give as a present;present as a gift]。如:賚贈(贈送);賚賻(以財物助人辦喪事)
賚(賚)lai賞賜:~絹三千。lai癩lai
⒈〔癩病〕即"麻風病"。
⒉生癬疥等皮膚病,以致毛髮脫落:~皮狗。
⒊表面凹凸不平或有斑點的:~蛤蟆。~南瓜。
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龍鱗賚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2025年姓名測試龍鱗賚算命,龍鱗賚名字測試,測名字龍鱗賚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龍鱗賚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