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瞭解自己的名字權承坤有何涵義嗎?我們依據中華傳統姓名學理論,提供姓名測試權承坤算命,權承坤名字測試,測名字權承坤預測名字與人生的關係,並且提供姓名查詢解釋,根據詞典逐字解釋名字權承坤的含義。
| 漢字 | 繁體 | 拼音 | 五行 | 筆劃 | 姓名學解釋 |
| 權 | 權 | quán | 木 | 22 | 清雅榮貴,學問豐富,官運旺,中年成功,晚年勞神。 (吉) |
| 承 | 承 | chéng | 金 | 8 | 精明公正,多才多能,中年成功隆昌,環境良好。 (吉) |
| 坤 | 坤 | kūn | 土 | 8 | 清雅伶俐,刑偶傷子,多才多能,中年有災,晚年吉慶。 (吉) |

權:意為有地位,有利的形勢。(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9000次)
權字出處:[康熙字典]:頁510第18
權
(形聲。從木,雚聲。本義:黃花木)
同本義 [a kind of tree]
權,黃華木也。從木,雚聲。--《說文》
權,黃英。--《爾雅·釋木》。又如:權輿(草木萌發的狀態)
于嗟乎,不承權輿。--《詩·秦風·權輿》
於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大戴禮記·誥志》
秤。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 [scale]
權,稱也。--《論語·堯曰》集解
錘,謂之權。--《廣雅·釋器》
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漢書·律歷志》
謹權量,審法度。--《論語·堯曰》
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莊子·胠篋》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
權(權)quan
⒈掌握、支配和指揮的力量:~力。~柄。~勢。政~。職~。
⒉權利:發言~。選舉~。
⒊勢力,有利形勢:制空~。主動~。
⒋暫且,靈活,變通:~且。~宜。~變。
⒌〈古〉指秤,秤錘:銅~。〈引〉衡量: ~衡輕重。
⒍[權威]
1最有威望或力量:~威人士。
2在某種範圍裡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學術~威。
────────────────—
權guan 1.權火,烽火。

承:承字的本義是捧著,托著。此外,承字還有順承,接受,繼承等含義。取名用承字,則一般取繼承、接續等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66720次)
承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7872,第12捲上,手部第86字 [康熙字典]:頁419第19
承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著的人,下面像兩只手。合起來表示人被雙手捧著或接著。本義:捧著)
[hold in the palm;support with the palm;bear]
承,奉也。受也。--《說文》
女承筐無實。--《易·歸妹》。虞註:「自下受上稱承。」
承筐是將。--《詩·小雅·鹿鳴》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清·姚鼐《登泰山記》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聯結部分);承盤(托盤)
繼承 [succeed]
朱明未承夜兮。--《楚辭·招魂》。註:「續也。」
承
承 cheng
1托著;接著:~之以首(用頭托著)。
2承擔;接受:~印、~辦。
3客套話。受到:~老兄款待,不勝感激。
4繼續;接續:一脈相~。
5姓。
【承包】法人、集體或個人接受工程或大宗定貨等,負責完成。
【承德避暑山莊】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之所。位於河北承德市北部,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是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皇家園林。又稱熱河行宮。
【承接複句】分句間具有先後相繼關係的複句。其中的各個分句按順序說出連續的動作或相關的事情。常用、、等關聯詞。又稱連貫複句。
【承接句群】一句接一句,往往按時間推移、位置變換的順序依次排列的幾個句子。常用或等關聯詞語聯結。
【承蒙】客套話。得到;受到:~熱情款待,不勝感激。
【承前啟後】見【承先啟後】。
【承上啟下】
【承上起下】接續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多用指文章結構等)。
【承先啟後】繼承過去的,開創未來的(多用於事業、學問等)。又作承前啟後。
【承壓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與一定的地質構造有關,埋藏較深。當上面隔水層鑽穿後,可湧出地表。又稱自流水。
────────────────—
承cheng
⒈托著,捧著:~塵(天花板)。~飲而進獻。
⒉擔當,接受,蒙受:~擔。~包。~當。~受。~蒙。~情。~教。
⒊繼續,接續:繼~。~接。~前啟後。
⒋〈古〉通"乘"。趁著。
⒌[承認]
1〈表〉同意,認可:~認過錯。
2國際上指對新國家、新政權的法律地位予以肯定。
────────────────—
承zhěng 1.援救。
────────────────—
承zeng 1.饋贈。
────────────────—
承zhēng 1.古代地名用字。
────────────────—
承zheng 1.古地名用字。

坤:坤字原是周易八卦的代表字這一,指人類腳下的土地。當表示這種字義時,又常與「乾」字並稱,分別指天和地。此外,古人還認為坤字屬陰性,與乾陽相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28750次)
坤字出處:[說文解字]:編號8974,第13卷下,土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226第14
坤
(形聲。從土,申聲。本義:八卦之一,象徵地)
地,大地 [earth]
坤,地也,易之卦也。--《說文》
坤,土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坤也者,地也。--《易·說卦》
山嶽河瀆,皆坤之靈。--《宋書·樂志》
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資生萬物之德);坤母(地;火);坤後(地);坤珍(象徵大地的符瑞);坤軸(想像中的地軸);坤維(地維。指大地的四方);坤儀(大地。同坤輿)
《易》卦名 [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representingthe earth]
八卦之一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易·說卦》
又如: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
坤(坤)kūn
⒈八卦之一,代表地。
⒉女性的,陰性的:~伶。~包。~衣。 "坤"多見於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