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景仁,陳郡長平人。曾祖殷融,是晉朝的《南史白話文》殷景仁傳

南史白話文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南史白話文

南史白話文 - 殷景仁傳

南史白話文

殷景仁傳

殷景仁,陳郡長平人。

曾祖殷融,是晉朝的太常。

祖父殷茂之,是特進、光祿大夫。

父親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時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謐見了,便把女兒嫁給他為妻。

他為宋武帝的太尉行參軍,曾任中書侍郎。

殷景仁不寫文章而敏捷多思,不談禮義而深達情理,至於國家典儀、舊章記載,無不撰錄,有眼光的人知道他是有用世志向的。

他曾經建議請百官薦舉人才,以所推薦的人是否能幹而決定淘汰和錄用,武帝對他十分賞識。

少帝即位,他被補為侍中,多次上表辭讓。

寬厚的詔令滿足了他的請求,任命他擔任黃門侍郎,歷任左衛將軍。

文帝即位,委任和待遇更加厚重。

很快又升為侍中,左衛職務依舊不變。

當時與王華、王曇首、劉湛四人共同為侍中,以風神和才幹,為一時的冠冕,共同陞遷的美事,近代沒有能比得上的。

元嘉三年(426),皇帝親自征討謝晦,司徒王弘進入中書下省,殷景仁身材長直,共同掌管留守任務。

謝晦被平定,他代到彥之擔任中領軍,侍中職務依然如故。

文帝的生母章太后早年死亡,皇上侍奉太后的生母蘇氏非常恭謹。

元嘉六年,蘇氏去世,皇上親自前往哭悼,詔令想遵照兩漢推恩的舊典。

殷景仁認為:「漢代推恩加爵,當時是承襲秦朝的弊端,蔑視儒術,怕不是盛明時代所應循蹈的。

晉朝依照二代,只要是與朝政有關,君主的舉措必定要加以記載,所以賢明的君王一定要謹慎。

主持公道的人應該頒發獎賞而不以私情,奉行天統的人常要約束感情而申明制度,以此立誠信於萬國,留典則於後世。」

皇上聽從了。

遭到了母親的喪事,葬罷以後,被起用為領軍將軍,他堅持推辭。

皇上指示州郡主簿代授,派中書舍人周赳用車把他載上拉到府中。

服喪期滿後,升為尚書僕射。

太子詹事劉湛代替他做領軍,劉湛和殷景仁一向友好,都受到武帝的厚遇,都以宰相相許。

劉湛常常擔當外任。

正趕上王弘、王華、王曇首相繼死去,殷景仁便引劉湛回朝,共同參與朝政。

劉湛入京後,因為殷景仁的地位本來不超過自己,一旦處在前面,心裡非常氣憤。

他知道文帝信任殷景仁,不可轉變,於是便深深結交司徒彭城王劉義康,想倚憑宰相的重位來壓過他。

元嘉十二年,殷景仁升為中書令、護軍將軍,僕射職務依舊,不久又兼管吏部。

劉湛更加憤怒,劉義康聽了劉湛的話,在文帝面前譭謗殷景仁,文帝對他卻更加器重。

殷景仁秘密地陳說了相王的權力太重,對國家不利,皇上認為很對。

殷景仁對親戚和舊友慨歎說:「引薦他入京做官,他反要咬人!」於是稱病請求解職,沒有被允許,只讓他在家養病。

劉湛提議可以派人扮作盜賊在外面把他殺死,認為文帝即使知道,也一定不能傷害最親的親人。

皇上暗中聽到消息,便把殷景仁遷移到西掖門外的晉朝鄱一陽一公主府第中,作為護軍府。

緊連著皇宮,所以他們的計謀沒有得逞。

殷景仁臥病五年,雖然不見皇上,而秘密信件往來不斷,一天中數以十計,朝政大小都要拿來問他。

行跡周密,沒有能發現他們蹤跡的。

即將抓捕劉湛的那天,殷景仁便拂拭衣冠。

臥病時間久了,身邊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

當天夜裡,皇上走出華林園延賢堂召見了他,殷景仁仍然稱言有腳病,在小坐車裡坐下,捕殺事務的佈置,全都交他辦理。

他代替劉義康做了揚州刺史,僕射、吏部依舊不變。

派使者授了官印,主簿代為授職以後,便覺得病情加重,情理反常。

他的一性一格本來很寬厚,卻忽然變得苛暴起來,問左右的人說:「今年是男婚多,是女嫁多?」

這年冬天下了大雪,殷景仁乘車從廳堂裡出來觀望,忽然驚奇地說:「閣房的前面怎麼會有大樹?」

隨後便說:「我搞錯了。」

病危的時候,文帝說不適合住在州府,讓他回來仍然住在僕射下省。

做州刺史共一個多月去世,有人說看到劉湛在作祟。

追贈為侍中、司空,謚號文成公。

大明五年(461),孝武帝路過殷景仁墓,詔令派人祭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南史白話文》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殷景仁,陳郡長平人。曾祖殷融,是晉朝的《南史白話文》殷景仁傳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