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龍牙草、鳳頸草。【氣味】(苗、葉)苦、微寒、無毒《本草綱目》草部  馬鞭草

本草綱目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 草部  馬鞭草

本草綱目

草部  馬鞭草

【釋名】龍牙草、鳳頸草。

【氣味】(苗、葉)苦、微寒、無毒。

【主治】

1、瘧疾寒熱。

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一脹煩渴,身干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乾,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3、大腹不腫。

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

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4、一陰一囊腫痛(腫大中升,一睪一丸疼痛)。

用馬鞭草搗爛,塗搽。

5、婦女經閉,結成索子。

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斗,煎成一鬥,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

一天服二次。

6、一乳一癰。

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薑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

7、疥瘡。

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8、赤白痢。

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

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乾、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古代醫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釋名】龍牙草、鳳頸草。【氣味】(苗、葉)苦、微寒、無毒《本草綱目》草部  馬鞭草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