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平壤、黃海兩戰之後,清王朝內部的主和派就企圖《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

中國近代戰爭史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中國近代戰爭史

中國近代戰爭史 - 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

早在平壤、黃海兩戰之後,清王朝內部的主和派就企圖借戰敗重開和議。

不久,慈禧起用中法戰爭時被她罷職的恭親王奕訢主持總理衙門。

奕訢隨即請求各國駐華公使出面調停。

英國出於維護其在華利益的目的,向美、俄、德、法等國提出聯合調停的建議,因未得到有關國家的積極響應而無任何結果。

日軍侵入遼東半島以後,清朝政一府中的主和派又請求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出面調停。

美國政一府看到,如果日本繼續擴大侵略,可能引起列強干預,對日本不利,因此,通過其駐日公使譚恩向日本政一府提出議和建議。

日本雖在軍事上獲得了勝利,但已出現兵力財力不足的困難,並預見到列強為維護其在華利益而進行干預的可能一性一正在增氏,因而表示不反對美國「友誼的仲裁」。

不久,旅順陷落,清廷大震。

在美國的一操一縱下,幾經磋商,清政一府被迫答應派總理大臣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這一屈辱求和的賣國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有人甚至要求處死李鴻章,堅決反對議和。

清政一府迫於全國輿論的壓力,加之對日本政一府極為苛刻的議和條件難於接受,不得不一面求和,一面備戰。

1895年1月31日,張蔭桓、邵友濂到達日本廣島。

此時,日本「山東作戰軍」正在猛攻威海衛,遼東日軍正準備對牛莊等地發起進攻,氣焰甚為囂張。

日本政一府為迫使清政一府接受其全部侵略要求,並在和議達成之前把一陰一謀霸佔的地區拿到手裡,便借口張、邵二人「全權不足」,拒絕與之談判。

伊籐博文竟指名要奕訢或李鴻章作為全權代表赴日乞和。

俄國深恐日本損害其在東北的利益,於2月14日告知日本政一府:「現在日本向中國要求割地是當然之問題,而俄國欲在太平洋沿岸獲得自一由通路亦非一日」。

「日本要求割讓台灣,俄國對此毫無異議。

若日本放棄島國之地位向大一陸擴張版圖,則決非上策。」

1這就明確告訴日本不能同它妄圖侵佔中國東北的野心相牴觸。

日本政一府一方面利用俄國這一立場脅迫清政一府割讓台灣,一方面又竭力掩飾其妄圖永久霸佔遼東半島的一陰一謀。

2月中旬,清政一府迫於威海失守、北洋海軍覆沒的緊急形勢,通過美國駐華公使轉告日本政一府:中國政一府已任命內閣大學士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授與一切全權。

3月上旬,遼東清軍慘敗,京津危急,清廷更急於求和。

13日,李鴻章與其兒子李經方等由天津啟程赴日。

20日,在日本馬關的春帆樓與日方全權大臣伊籐博文開始談判。

當時,日本大本營雖已任命「征清大總督」和決定以其全部野戰師一團一(包括以北海道屯墾兵為基千組成的第七師一團一和近衛師一團一在內,共計八個師一團一)侵略中國,準備進行直隸平原決戰。

但首相伊籐博文等畢竟看到了日軍「大舉出征,防衛幾乎撤頸,是無視列強干涉的危險行徑,因而極力主張在充分攫取侵略利益的情況下媾和。

2在清王朝內部,光緒帝及帝一黨一首要人物翁同和等人反對割地,主張以賠款為條件與日本達成和議。

但多數大臣面對日方的強硬態度,贊成以割地和賠款兩個條件求和。

其實,當時屯駐於山海關內外的清軍尚有二十餘萬人,日本企圖以傾國之兵進攻中國,迅速奪取北京,並非輕而易舉之事。

如果清政一府有心抗戰,即使北京失陷,也可遷都再戰。

日本侵略者越是深入中國,戰線拉得越長,其侵略野心大與人力財力不足的矛盾必將更為突出,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必將更加激烈,日本與其它列強之間的矛盾也勢必擴大。

因此,日本政一府是不敢使戰爭曠日持久地打下去的。

然而,昏庸的清朝統治者卻看不清國際國內形勢,更看不到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抗日積極一性一,在敵人的軍事進攻和外交訛詐面前,迫不及待地期望媾和了事。

經過反覆爭議,李鴻章於4月17日與日本政一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條約規定:承認日本控制朝鮮;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銀二億兩,分八次交清;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商埠,日船可以任意航行各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建立工廠,裝運進口機器;允許日軍暫駐威海;定於5月8日在煙台換約。

《馬關條約》關於割讓遼東半島的規定,激怒了俄國。

俄國立即聯合德國和法國警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並限十五天內答覆。

在此之前,俄國已在東三省邊境屯駐了數萬軍隊,並有不斷增兵的態勢。

這時,三國的軍艦也紛紛在日本附近游弋,並下令保持戰備狀態。

俄國所以不惜一戰而進行干涉,主要是日本搶佔了它準備搶佔的地方。

法國是俄國的盟國,同意與俄國進行武力干涉,以表示對盟國的支持。

德國則另有打算,它之所以參與干涉,是為了在遠東加深英俄、日俄的矛盾,減輕俄法同盟在歐洲對德國東部的壓力,並借此機會在中國取得一個海軍基地。

面對三國的干涉,日本十分恐慌。

因為它國內海陸軍軍備已很空虛,不僅對三個強國無法應付,即使單獨對俄作戰也無把握。

這時,日本請求英、美出來反干涉。

英國表示不願得罪俄、德、法三國而保持中立。

美國也不願陷入反干涉的漩渦,只表示可以協助日本向清朝政一府施加壓力,迫其迅速批准條約。

日本政一府在此情況下被迫放棄對遼東半島的永久佔領,但向清政一府又勒索了三千萬兩所謂「償金」。

遼東半島表面上是「贖」回來了,但不久即被俄國以「租借」的名義霸佔了主要港口旅順、大連。

這是俄國妄圖霸佔中國的一個嚴重步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早在平壤、黃海兩戰之後,清王朝內部的主和派就企圖《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