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公勸諫楚國想和齊國、韓國聯合討《史記新讀》楚韻雄風(10)

史記新讀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史記新讀

史記新讀 - 楚韻雄風(10)

史記新讀

楚韻雄風(10)

武公勸諫

楚國想和齊國、韓國聯合討伐秦國,藉機圖謀周朝。

周王赧聽說後就派武公對楚國宰相昭子說:「三國的君王大逆不道,妄圖使用武力來分割周都,為了便於運輸,他們已經打到了郊野,並向南運送寶器尊崇楚王,我認為他們這樣是不對的。

謀殺諸侯共同尊奉的君王,讓世代相傳的君王做臣民,大國一定不會親近它。

而憑借人多威脅力單勢薄的周室,小一柄一也一定不會順服它。

大國不親近,小一柄一不順服,既不可以獲得威名,又不可以獲得實利。

威名實利都不能獲得,就不應該動用武力去傷害百姓。

如果有圖謀周朝的名聲,它就無法向諸侯發佈號令。」

昭子說:「圖謀周朝是無中生有的事。

即便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圖謀周朝啊?」

武公回答道:「不擁有五倍於敵的軍力就不能發起攻擊,不擁有十倍於守敵的力量就不能圍城。

一個周朝相當於二十個晉國,您是知道的。

韓國曾經動用二十萬兵力包圍晉國城邑,最後一敗塗地。

您沒有百倍於韓的兵力卻圖謀周朝,這是盡人皆知的。

您與兩周結下了怨仇,傷了鄒魯人民的心,又與齊國絕交,必然會在天下失掉聲譽,你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西周的地盤,截長補短,方圓也不過一百里。

西周雖然名譽上是天下諸侯共同尊奉的君主,可實際上全部佔有它的土地也不足以使國家強大,全部佔有它的百姓也不足以增強軍力。

可是好事的的君主、喜功的臣子卻都發號施令使用兵力,始終把矛頭指向了周朝,就是因為他們看見祭器在周。

今天,韓國要把祭器搬到楚國,我擔心天下人會因為祭器而仇恨楚國。

我給您打個比方吧:虎肉腥臊,而且有鋒利的爪牙,可是人們還去逮捕它。

假如讓大澤中的麋鹿披上老虎皮,人們逮捕它一定萬倍於虎了。

佔有楚國土地,足以使國家強大;譴責楚國的名聲,足以使君主尊貴。

今天,您將要誅殺天下諸侯共同尊奉的君王,佔有三代傳下來的寶器,獨吞九鼎,傲視所有的君王,這不是貪婪是什麼?《周書》上說『要想在政治上起家,不要道先倡亂』,所以祭器如果南移到楚國,別國的大軍也就會接踵而至了。」

楚王覺得他的話有道理,只得放棄了計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史記新讀》史書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武公勸諫楚國想和齊國、韓國聯合討《史記新讀》楚韻雄風(10)

© 2007-2025 喜蜜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