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道德經釋義》四十八

道德經釋義查詢

請輸入關鍵字:

例如:道德經釋義

道德經釋義 - 四十八

道德經釋義

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常人為學,旨在積累知識,日積月累,其知識量亦日益俱增,乃至博學多才。

與此相反,修道的人則在不斷地剔除雜念,減少思慮,以至達到一念不起、十性十體圓明、自然無為之境界。

達此境界,則心若明鏡,亦若皓月,對天地萬物的微妙玄理,無不洞觀普照。

「取天下常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同樣道理,治理天下的君王,仍須以」無為」為本,少私寡慾,不施苛政,不動兵戈,持以無事。

若貪慾過甚,妄施機詐,亂施十婬十威,壓迫人民,則必遭人民反抗,天下紛亂,難以治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道德經釋義》諸子百家
起名測名
黃歷查詢
詩詞歌賦
實用查詢
免費測試
猜你喜歡
網名大全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道德經釋義》四十八

© 2007-2025 喜蜜滋